北市副市長蔡炳坤力推無圍牆博物館 用故事打造北投、大稻埕、城北、艋舺、城南

臺北市長柯文哲、副市長蔡炳坤(左二)出席新北投車站二期工程開幕活動。(圖/翻攝臺北市政府網站,下同)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臺北市政府向來思考的文化政策概念是「城市博物館」,後來正名爲「無圍牆博物館」,推動文化資產永續與發展,並讓城市更有生命力。在教育和文化界擁有有豐富經歷的臺北市副市長蔡炳坤在接受專訪時,除了說明北市府從哪三個向度努力之外,也解釋「無圍牆博物館」與「城市博物館」概念不同之處。

在臺北市長柯文哲的想法中,博物館不應是蓋一棟建築物把東西全部塞進去然後賣門票就叫博物館,博物館應當是有文化、有歷史、有故事湊起來,一開始市府團隊在臺北市選定5個地方來做無圍牆博物館,分別是北投、大稻埕、城北、艋舺,到城南

臺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近日接受「臺北大小事」節目專訪時也進一步說明指出,一般人對博物館的概念就是一棟房子,進去之後可以看到很多的靜態的展示,也有一些活動的進行,是比較傳統博物館的概念,在西方也好,在歐美很多國家,慢慢開始重視說跟人的生活型態是在一起,把無圍牆的概念打開來,打破疆界,不限定在一個空間當中,最重要是跟生活所謂的場域結合在一起,於是就有生態博物館的概念,結合生活、結合生產產業,跟生態做結合。

「臺北市是一個非常具有歷史的城市。」蔡炳坤指出,從清朝臺北城,到日據時代臺北州,到現在臺北市,建城也已經有100多年,對這樣一個非常有歷史的城市,可以從當中找到很重要過去發展,現在情況,以及未來的期待,慢慢之後形成幾個區塊,一個博物館,一個博物館就這樣成立起來了。

對於爲什麼用「故事」來成立博物館,蔡炳坤說,一個城市的發展是一個過程,過程當中可能有一些人物、有一些建築,留下來許多大家熟悉的故事,從這個故事當中找到它一個區域元素,故事是很重要的;除了故事外,溫度也很重要,溫度是指人跟人之間,所以無圍牆博物館的概念是,人跟建築物之間、建築物跟建築物之間、還有新舊之間,所形成區域性的生活共同記憶

至於無圍牆博物館展覽的內容,蔡炳坤說,城區文化裡面找到在地認同,再看看生活樣態,從歷史找到脈絡後出發,所以無圍牆博物館很重要的是,必須要由下而上。

以大稻埕爲例,大稻埕有很多在地的組織,有很多在地商圈等,「我們就到在地去聽故事,聽聽他們說過去的大稻埕曾經有發生過什麼事情,把這次故事蒐集起來之後,那是很重要的資產」,有了故事一定有幾個很重要的場館,可能是公部門或私部門,把這些場館的故事做串聯。此外,過去可能一個活動一個活動在辦,現在就比較有計劃的按季節,把活動結合在一起。

蔡炳坤錶示,在這些區域元素串聯好之後,由市政府相關局處來負責,因此,必須要有副市長這樣的層級來做溝通和整合,把所有的力量串在一起,開始思考說無圍牆的概念到底要賦予什麼樣的生命,究竟大家對它的認知是什麼?期待是什麼?能不能呼應當地民衆的期待,然後想出一個未來的發展性?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

「經過多方討論之後,再一一盤點可以做些什麼,因爲在地居民會有期待,會覺得現在如何讓當地更好」,可能是交通的問題、可能是必須讓街道更順利、指標更好,甚至是還有一些是需要再做建設,大致上一個博物館從在地的討論、跨局處的整合再到成形,至少要花半年的時間,就這樣一個博物館一個博物館建立起來,每一個博物館會有它的願景

▲蔡炳坤說,即使是週末假日也沒停止打造無圍牆博物館願景的腳步。(圖/翻攝蔡炳坤臉書)

透過三個向度,蔡炳坤也進一步說明打造「無圍牆博物館」的思維,包括:一、可以做什麼樣的基礎建設,工程的建設是重要的,畢竟要支撐整個博物館往前走。

二、場館之間的關係,能不能串聯起來,這樣就能互相加持,來達到加乘效果。三、經過規劃設計後,會做一個整合的行銷,讓在地民衆以在地爲榮,也讓外地走進博物館後,知道博物館故事,進而吸引越來越多的觀光客,更多人到博物館參觀,帶動當地產業發展。

至於柯文哲主張的「無圍牆博物館」跟兩位前市長馬英九郝龍斌提出「城市博物館」概念有何不同,蔡炳坤也解釋,全世界各地都有城市博物館的概念,城市博物館的概念是假設觀光客來到臺北市,想對臺北市做一個一次瞭解,在博物館裡面就會把臺北的前世今生到現在做一個陳列出來,是較「有形的」,讓你可以看到了解這個城市;而無圍牆博物館則是,走到巷弄裡面,強調人與環境、人與建物,以及人與區域之間的關係,兩者對一個城市來講,都是重要的。

▼柯文哲拍攝無圍牆博物館宣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