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動物園舉辦「慰靈祭」 追思逝世動物爲園區祈福

臺北市立動物園舉辦動物「慰靈祭」,藉此向過去曾長期陪伴大家的動物,表達感謝之意,圖爲「無尾熊-Nicole」。(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劉瑋晴臺北傳真)

臺北市立動物園舉辦動物「慰靈祭」,藉此向過去曾長期陪伴大家的動物,表達感謝之意,圖爲「雙峰駱駝-煙雨」。(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劉瑋晴臺北傳真)

今年適逢臺北市立動物園建園110週年,也是動物園首次舉辦動物「慰靈祭」的百年紀念。園方於22日邀請財團法人臺北市木柵忠順廟在園內舉行「慰靈祭」,藉此向過去長期陪伴大家的亞洲黑熊「小熊」、小貓熊「美可」、「YaYa」、雙峰駱駝「煙雨」等動物們表達感謝之意,同時也爲園區的動物與工作人員祈福。

動物園的「慰靈祭」已成爲結合農曆7月中元節的固定活動,並隨着時代發展出多元形式,例如疫情期間舉辦的線上法會。今年除邀請木柵忠順廟進行「動物慰靈祭暨中元普渡法會」外,還於8月9日舉辦了由基督教長老主持的「平安禱告會」,並於8月12日邀請臺北地藏禪寺舉辦線上法會。

動物園園長諶亦聰表示,動物園肩負着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教育及寓教於樂的使命。今年,有多隻深受喜愛的動物,包括亞洲黑熊「小熊」、小貓熊「美可」、「YaYa」、雙峰駱駝「煙雨」、馬來貘「Hideo」、單峰駱駝「玉葉」、無尾熊「Nicole」等,先後告別了生命。儘管動物的誕生與逝去是自然的生命循環,如何在這過程中放下執念,仍是動物園與所有人共同面對的課題。

動物園補充,動物「慰靈祭」自1924年開始舉行,爲往生動物舉辦宗教法事。早期園史記載曾有動物參與儀式,例如1930年第2屆慰靈祭時,由亞洲象「瑪小姐」代表動物參禮,1950年代則由亞洲象「馬蘭」擔任代表。但隨着動物福祉意識的提升,此後不再讓動物參與此類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