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3級古蹟學海書院 修復啓動
學海書院(現名高氏宗祠)未來除繼續作爲宗祠使用,也將規畫歷史展示空間。(羅永銘攝)
臺北市萬華區的「學海書院」是臺北市僅存的第3級書院古蹟,是在道光17年(1837年)淡水同知婁雲創建,日據時代由高姓人士承購後,改爲高姓大宗祠至今, 22日學海書院舉行修復工程開工典禮,預計2024年12月底完工,原爲私人宗祠,修復後會對外開放。
學海書院在1985年被指定爲第3級古蹟,爲清朝淡北最高學府,同治3年(1864年)書院重修,落成後,院長陳維英題掛聯一對「學知不足教知困自反自強古人云功可相長也」、「海祭於後河祭先或原或委君子曰本其當務之」,目前楹聯仍懸在講堂兩側牆面,爲書院珍貴的歷史文物。
北市文化局表示,2019年至今已陸續補助1500餘萬元,協助書院「修復及再利用計劃」、「木構件蟲蟻緊急搶修工程」等修復工程,「學海書院」因規模龐大且建築裝飾細膩,全案修復工程共分3期,預估耗資1億1500萬元。
文化局指出,第1期工程將針對前廳、正廳建築整體及內部建築裝飾工藝修復;第2期工程規畫修復右護龍廂房、軒亭、及後廳建物,第3期工程爲左護龍、景觀庭院及建置再利用所須設備,以利未來活化文化資產,全案預計2024年底修復完工。
文化局副局長田瑋說,「學海書院」未來除了繼續作爲宗祠使用外,也將規畫歷史展示空間,透過4大展示主題「艋舺聚落髮展」、「書院歷史與特色」、「高氏宗族歷史」、「書院建築特色及修復歷程」的展示。
田瑋表示,期待未來「學海書院」修復完成後,能與龍山文創基地、剝皮寮歷史街區等萬華在地文化據點串連合作,深化萬華文化脈絡,保存艋舺的繁華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