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騙緬甸男生突然聯繫,患癌媽媽決定賣房救子:家屬被索要20萬元
"李高,天冷了,給家裡打個電話吧!"面對鏡頭,56歲的李書傑泣不成聲。他的兒子,一名就讀於遼寧的大二學生,兩個月前爲了賺錢給患病父母治病,疑似被騙入緬北。
這個來自河南駐馬店的20歲男孩,原本過着平凡的大學生活。課餘時間,他會去寵物店打工,教小朋友畫畫,用勤工儉學的收入補貼家用。誰能想到,一個"背貨賺快錢"的誘惑,竟讓這個懂事的孩子陷入危險境地。命運似乎和這個家庭開了個殘酷的玩笑。今年3月,父親李書傑查出疑似腫瘤,正當家人鬆了一口氣確診虛驚一場,母親又確診腫瘤並於7月接受手術。這對靠着父親做保安、母親擺小攤度日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8月28日,李高謊稱提前返校,獨自踏上了命運的轉折點。警方通過調查發現,這個年輕人從河南出發,輾轉瀋陽、昆明、臨滄,最後在思茅消失了蹤影。他借同學一千元,帶着五千多元學費,孤身一人步入了騙子精心設下的陷阱。
11月6日,這個備受煎熬的家庭接到了來自緬甸的電話,對方索要20萬贖金。面對天價贖金,這個困難的家庭只能含淚商議賣掉養老房救子。這起案件折射出當前境外電信詐騙的新特點。不同於傳統的電信詐騙,犯罪分子開始瞄準在校大學生,利用他們急於賺錢改善家庭困境的心理,設下"高薪工作"的陷阱。
據統計,今年以來類似案件呈上升趨勢,受害者年齡越來越小。李高的遭遇在網絡上引發廣泛關注。有網友憤怒譴責不法分子的卑劣行徑,也有人呼籲加強對在校大學生反詐意識的培養。更令人心酸的是,有人惡意評論稱"你孩子已經被打了",讓這個飽受打擊的家庭雪上加霜。
這個案件還暴露出高校學生資助體系的短板。李高姐姐懇請學校能考慮特殊情況,暫緩辦理退學手續。這提醒我們,除了完善助學金制度,是否也該建立更靈活的應急救助機制?
當前,打擊跨境電信詐騙已成爲公安部門的重點工作。但在法律打擊之外,如何預防年輕人落入類似陷阱?增強反詐教育、構建社會救助網絡、加強校園危機干預,缺一不可。目前,李高的父親在網上瘋狂學習剪輯視頻,期望通過互聯網的力量找回兒子。
這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用樸素的方式詮釋着父母的擔心和期盼。願這個走失的孩子能平安回家,也願類似的悲劇不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