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音樂節閉幕大戲《波姬與貝絲》上演
▲《波吉與貝絲》劇照 ▲《波姬與貝絲》劇照
作爲20世紀美國經典歌劇代表作之一,喬治·格什溫的《波姬與貝絲》以其豐富的音樂元素和深刻的人文情感,長久以來深受全球觀衆的喜愛。10月12日至13日,這部描繪非裔美國人社區生活的經典之作,作爲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閉幕演出,在保利劇院上演。此次的半舞臺版《波姬與貝絲》由北京國際音樂節攜手開普敦歌劇院、拿督黃紀達基金會聯合制作,由卡澤姆·阿布杜拉執棒,來自南非開普敦歌劇院的主創與主演團隊以及開普敦合唱團的數十名藝術家與上海交響樂團強強聯合,爲北京觀衆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
美國歌劇的“開山之作”
格什溫的歌劇《波姬與貝絲》是20世紀最負盛名的美國作品之一。原著爲海沃德知名小說《波姬》,作曲家喬治·格什溫被這部作品所吸引,改編創作出了歌劇《波姬與貝絲》。該劇以非洲裔美國人社區的真實生活爲背景,講述了底層人民在貧困與信仰之間的艱難掙扎,並描繪了兩個底層非洲裔美國人觸動人心的愛情故事。
《波吉與貝絲》在音樂上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作曲家格什溫天賦異稟,他最矚目的成就,莫過於成功地將爵士、布魯斯、靈歌等黑人音樂元素融入古典交響,造就了嚴肅音樂結合流行的“美式風格”,《波吉與貝絲》就是其中的代表,因而成爲美國歌劇的“開山之作”。《波吉與貝絲》經壓縮的簡易版僅第一輪便在百老匯連續上演了124場,作爲歌劇,火熱程度不輸一衆音樂劇。近一百多年來,《波姬與貝絲》被改編成了不同的版本,成爲文化交流的象徵在世界各地上演。
此次全新制作的半舞臺版本,導演充分利用了舞臺道具和燈光特效,將大家帶回了上世紀20年代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的鮎魚街。逼真的道具,恰如其分地服務演員的表演。變換的燈光,告訴觀衆誰是這場戲的主角,完美地協助着故事的講述。而樂隊,也成爲表演中的一部分,不同聲部跟劇情發生了互動,也跟演員有了交流。
“全新制作半舞臺版《波姬與貝絲》更加註重戲劇性和觀衆體驗,忠實還原格什溫原作精神,使這部歌劇更具觀賞性。演出中,樂團與南非歌唱家的默契配合,使得整場演出洋溢着濃厚的情感張力與音樂美感。”導演諾亞·納馬特說。
半舞臺版本是巨大考驗
“雖然此次演出採用了半舞臺形式,但它實際上是一種全情投入的表演方式。”導演諾瓦·諾曼說。“觀衆不僅能看到歌唱家與樂團之間的互動,更能從中感受到那個時代非裔美國人社區的苦樂交織。”指揮卡澤姆·阿卜杜拉表示。
正因爲是半舞臺版本,對演員的表演也是更大的挑戰。貝絲的扮演者諾蘭拉·延德表示,“演員必須全情投入,去挖掘自己的潛能。即使聚光燈沒打在身上時也不能停歇。”來自南非開普敦歌劇院的演員們,充分發揮了嗓音、舞蹈、聲樂技巧、表演魅力的優勢,無論是否在聚光燈下,他們都不遺餘力,爲大家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演出。
劇中男主角波姬雖然身體殘疾,但精神上展現出的堅韌和堅定,使得他成爲劇中最有力量的人物之一。格什溫爲波姬創作了大量經典詠歎調,從第一幕中哀嘆自己命運的孤獨詠歎調,到與貝絲二重唱中的喜悅,再到結尾對貝絲深情呼喚的三重唱,波姬的音樂片段無不展現了這個角色內心的複雜與豐富。“波姬不僅是一個孤獨的求愛者,更是一個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信念的人物。”飾演波姬的奧托·邁迪說。與他相對的是貝絲,一個充滿魅力但內心脆弱的女性。“貝絲是一個年輕的女孩,遇見了男主角之後,才能從一個另外的視角去理解什麼是愛。”諾蘭拉·延德則表示,貝絲在波姬的愛中逐漸找到了自我,卻也因過去的創傷而陷入掙扎。兩位主角的深情演繹,將觀衆帶入了這段跨越愛與痛的情感旅程。
將國際水準帶到中國舞臺
“二十七年來,北京國際音樂節致力於將國際水準的歌劇帶到中國舞臺,並不斷引領中國歌劇演出的發展。”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表示,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選擇重回經典,與南非開普敦歌劇院、拿督黃紀達基金會聯合制作了半舞臺版《波姬與貝絲》。“《波姬與貝絲》的項目已經籌劃了一年多,終於將開普敦歌劇院合唱團邀請到中國,我們將遠方的聲音帶到大家面前,這些聲音擊穿了一切文化和語言還有時空的障礙。”
爲配合《波姬與貝絲》的中國首演,演出期間北京國際音樂節還與拿督黃紀達基金會、上海Fotografiska影像藝術中心共同推出《非凡現實主義》——聚焦中非文化關係的當代非洲影像攝影展作品精選,通過展出多位攝影師在非洲拍攝的人文景象,帶領觀衆走進非洲,多角度展現非洲的風土人情和人文魅力。
伴隨着半舞臺版《波姬與貝絲》的上演,第二十七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也正式收官。本屆音樂節以“樂聚北京悅聽世界”爲主題,會集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德國等多個國家的演出團體與藝術家,爲觀衆帶來9場風格多元的音樂會演出,還圍繞樂遊中軸、遇見大師、藝境探秘、漫步北京等策劃推出多場公益活動。文/本報記者田婉婷
攝影/本報記者李娜統籌/滿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