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安創新旅遊警務機制護航鄉村振興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良藝 通訊員 盧從傑 義摯

爲護航鄉村旅遊發展,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公安局以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活動爲抓手,創新推行“旅遊警務+鄉村振興”融合模式,通過警力下沉、機制創新、聯調聯動三大舉措,打造鄉村旅遊“平安名片”,助力實現“景美民富治安好”的鄉村振興圖景。

民警紮根鄉村 織密安全防護網

海城區高德街道赤西村依託傳統村落保存完好、農耕文化歷史悠久的良好條件打造成鄉村振興示範村,吸引衆多市民遊客前往“打卡”。爲了守護好這片鄉村旅遊的熱土,北海市公安局工業園區派出所深化“景中有警”旅遊警務,在赤西村打造旅遊警務室,社區民警直接入駐,實現警力下沉一線。

近日,民警莫智斌在赤西村巡邏時接到報警,一名學生與市民張某發生輕微肢體衝突。莫智斌第一時間召集雙方當事人、涉事學生老師、旅遊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等來到旅遊警務室,共同開展調解工作。經過調解,涉事雙方握手言和。

此外,工業園區派出所整合羣防羣治力量,搭建以“民警+包村幹部+警務助理+治安積極分子”的社會治安防控聯動平臺,將警力資源前移,開展防範宣傳、社會面管控等鄉村治理工作,讓遊客更加安心。

創新警務機制 提升服務效能

在銀海區銀灘鎮下村,傳統趕海勞作方式已成爲帶動當地鄉村遊的主要旅遊項目,吸引衆多遊客前來體驗。“隨着鄉村旅遊的興起,遊客量的增加給轄區治安帶來壓力,爲了更好地維護治安秩序,我們根據民輔警的特長優勢,讓適合辦案的民警去專職辦案,讓親和力強的民警到社區警務隊。”銀灘東區派出所所長毛謙介紹。

在推進“兩隊一室”警務機制改革中,銀灘東區派出所整合警力,明確人員職責,積極推進綜合指揮室建設,強化日常工作調度、警情研判、指令推送、處警監督等工作,探索完善兩隊互爲協同、一室支撐兩隊良性互動的工作模式。

聯防聯控管理 構建和諧景區

合浦縣廉州鎮煙樓村作爲北部灣地區著名的“大蠔之鄉”和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隨着鄉村旅遊的發展,民宿行業也蓬勃發展。

爲加強民宿管理,乾江派出所推行民宿實名登記全覆蓋,創新民宿自查自糾、分級分類管理、警務協理員管理機制,優化民警對民宿的服務與管理。同時,整合治安協管員、網格員、志願者等羣體,加大景區聯防聯控管理力度,着力構建和諧穩定的景區秩序。

此外,乾江派出所推行警民聯調工作機制、矛盾糾紛協調會機制,針對不同的矛盾類型,以不同的切入點,聯合職能部門、調解委員會開展調解工作。今年以來,化解各類涉旅糾紛26起,調解成功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