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文化傳兩岸 青礁小學藥草香
保生大帝中草藥文化是海滄區的瑰寶。(取自廈門網)
廈門海滄區青礁村的慈濟東宮是兩岸奉祀醫神保生大帝的祖廟,當地人從小就知道中草藥的妙用,青礁小學也開設中草藥校本課程,成爲福建中醫藥文化教育試點學校。
「你們試試碰碰香,真是香啊!」「感覺像花露水的味道,不過味道更清新一些」青礁小學中草藥種植園區,小女生們正在討論當地常見的一味草藥,學名絨毛香茶菜。
這種草本植物原產於非洲,在福建臺灣都很常見,常態下沒有香味,用手觸碰葉片,就會散發出清香,令小朋友們覺得很有趣。青礁小學中草藥園區種植了200多種藥草藥,小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就是觀察、測驗、記錄這些草藥的生長情況,個個變身小藥童。
青礁小學學生都要認識中草藥,學習分辨各種藥草屬性。(取自廈門網)
青礁小學始創於1925年,最早在當地顏氏宗祠的崇恩堂上課,時稱崇恩小學,後曾一度遷到蘆塘社陳氏蓮塘別墅上課,至今有近百年曆史。多年來,因接近保生大帝祖廟中草藥園之便,一直將中草藥教育作爲特色課程,中草藥園成爲學生認識中草藥的科普基地。
小六學生謝冉最喜歡玩藥草,談起中草藥眼睛會放光:「我們學校有根類、葉類、花類等不同種類的中草藥區,我比較喜歡水培草藥區,因爲那塊區域比較大且種植品種多。」謝冉每到課間休息時間就往中草藥種植園跑,一片綠油油,還有各種香氣,讓她覺得很放鬆。
「我會將中草藥知識和媽媽分享,在家還嘗試過煮湯時加入薄荷葉」謝冉把老師教過的藥食同源理念,轉教給媽媽,然後拉着媽媽查閱相關資料,落實在生活日常當中。
顏姓是青礁院前社的大姓,顏欣雅從小在宗祠跑來跑去,每年保生大帝誕辰等節慶,也要跟着去看熱鬧,深受保生慈濟文化、救死扶傷精神的影響,對中醫藥文化非常熟悉。
顏欣雅記得,從小聽奶奶和爸爸討論車前草、魚腥草、金銀花等中草藥的運用,家裡也種過青草藥,因此上了小學之後,在學校看到中草藥園格外親切。
慈濟東宮的中草藥園區,是當地學生的戶外教學重點。(取自廈門網)
事實上,青礁小學中草藥種植園的部分中草藥就是從慈濟東宮的中藥百草園移植而來。慈濟東宮也是北宋神醫吳本當年採藥、製藥之處。
青礁小學以濃濃草藥香,傳承村落古韻,致力將中醫藥文化發揚光大。不少學生都提到,之前老師會帶他們去青礁慈濟東宮百草園、廈門醫學院、閩臺中醫藥博物館等地體驗採摘中草藥、古法制藥、製作草藥標本貼畫,從中學習到閩南草藥的歷代沿革與實用性,對日常生活非常有用。
青礁小學去年就研訂出《遇國粹中醫見生命成長》系列研學手冊,要傳承和發揚中醫藥文化,讓國粹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