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漲價,打錯算盤

6月底剛剛拿下寶馬新車的車主小劉(化名)至今仍慶幸着自己當初提車時的果斷。

“當時身邊的家人同事幾乎都勸我再觀望一段時間,車很大可能還會降價。”小劉坦言,在整個車市的價格戰下,“再觀望一陣”“還會降價”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要不是自己用車迫切,可能也會選擇觀望。

正是當初下定的決心,爲小劉省下了一筆不小的購車款。

7月11日,汽車博主孫少軍發文稱,因價格戰導致門店虧損嚴重,寶馬將在7月開始降量保價。

“豪華車三強”之一寶馬退出價格戰,一時之間,引發行業內外的諸多討論。

對此,據界面新聞消息,寶馬中國方面表示,下半年寶馬在中國市場將重點關注業務質量,支持經銷商穩紮穩打。

這番言論,無疑從側面印證了保價的傳聞。

伴隨着寶馬退出價格戰的發酵,多地寶馬4S店接連傳出拒不交車的消息。

7月22日,寶馬中國向界面新聞迴應稱,我們已注意到相關內容,並在內部進行了初步調查,涉及的案例均是個案,每一個案具體情況不盡相同。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價格戰就成爲了整個中國車市的關鍵詞。卷配置、卷價格、卷服務,各個維度的充分競爭,讓各大汽車品牌們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壓力。而傳統汽車製造商,更是無法適應這種快速而猛烈的挑戰,被“拍倒”在沙灘上。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寶馬集團全球銷量爲109.65萬輛,同比增長2.3%。其中,中國市場(含MINI品牌)的銷量爲37.59萬輛,同比減少4.2%,相比去年同期下滑幅度繼續擴大。

持續的市場份額下降,正逐漸成爲寶馬在華髮展的枷鎖。

在業內人士看來,退出價格戰或許是寶馬明哲保身的手段,但是在價格敏感度極高的市場中,留給寶馬的機會也變得越來越少。

真漲價了

“從下週起,之前所有的報價作廢,寶馬純電汽車全線上調10000元,恭喜已訂車客戶,現在下定買到寶馬純電汽車就是賺到。”

7月14日下午四點,一位寶馬品牌銷售發佈瞭如上朋友圈信息。

在其發佈朋友圈的幾天前,寶馬品牌剛剛被曝出“退出價格戰”的消息。

據上述銷售向「探客出行」介紹,最近幾天,他收到了多於平日數倍的客戶諮詢消息,無一例外都是向其確認“寶馬真要漲價了嗎”。

在接到內部正式通知後,他最終在朋友圈發佈了這條消息。“主要是給已經訂車提車客戶一個情況說明。”

據「探客出行」7月19日從終端了解到的消息,店內的價格較上月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上漲。以寶馬i3爲例,其裸車價格均上調至20萬元以上,較上月裸車價格上漲萬元左右。但根據不同門店和優惠活動的不同,各門店上浮程度不同。

有用戶感嘆前後不到一個月的價格落差。“再也不會有19萬的i3了。”

有寶馬銷售顧問向「探客出行」透露,漲價的傳聞由來已久,6月份終端的看車用戶已經出現了明顯上漲,且成交量也相當可觀。“我能向您保證未來的價格不會比現在更低了,今年的行情肯定還會上漲。”

該銷售表示,最近一段時間,很多觀望用戶最終選擇訂車,以應對未來的價格上漲趨勢。他表示,很多店內都已經沒有現車,訂車也要排到一個月以後。

據終端的反饋來看,寶馬此次退出價格戰的行爲,短時間內確實帶動了一部分猶豫觀望用戶的銷量,但對於整體銷量的影響有限。、

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寶馬零售銷量爲5.6萬輛,較去年年末單月破6萬輛銷量有明顯下滑。

今年上半年的整體銷量榜單上,雖然寶馬以37.59萬輛位列豪華車銷量榜的首位,但其銷量相比去年仍下滑4.2%。市場份額的縮減已經成爲了不爭的事實。

而如今在中高級豪華車市場中如魚得水的理想、蔚來、問界等多個品牌的用戶畫像,瞄準的就是傳統豪華品牌BBA的用戶羣體。

被蠶食的市場份額,加重着寶馬在華的生存壓力,也倒逼寶馬重新評估中國市場和戰略。

而寶馬品牌經銷商,虧損更是成爲常態。招銀國際近日發佈的研報顯示,大部分寶馬經銷商上半年是虧損的。雖然寶馬削減了下半年新能源車的銷量目標,但寶馬經銷商下半年仍面臨較大的盈利挑戰。

“退出價格戰是寶馬爲了實現長期發展所做出的選擇。”國際智能運載科技協會秘書長張翔表示。

銷量最後的“繁榮”

一位長期觀察豪華品牌的業內人士表示,在降價都救不了的銷量面前,不再降價換量的寶馬,長期來看只會進一步加重消費者的觀望情緒。

“在整個市場都在強調性價比的時刻,寶馬不降反升的行爲,很難讓消費者爲其買單。”張翔認爲,最近半年的價格戰行爲,讓消費者對價格變得極爲敏感,寶馬的漲價行爲並不利於其形成穩定的價格認知。

如張翔所說,在競品衆多的市場中,寶馬這種銷售政策的搖擺與變化,或許連以往的市場都難保。

事實上,在新能源汽車時代,身爲始終高喊“在中國,爲中國”口號的傳統豪華品牌,寶馬是BBA中較早進行全面電動化轉型的企業。

2011年,寶馬推出旗下全新新能源品牌——“i”品牌,並開始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轉型。

彼時,中國市場上屬於電動化初期,遠未形成成熟的市場與產業鏈,寶馬的思路與佈局佔據一定的先決優勢。

但問題是,燃油車市場如火如荼,寶馬並未意識到新能源的重要性,電動化戰略在之後的10年間,都處於減速狀態。

伴隨着2014年特斯拉入華、造車新勢力的崛起,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刻,從國家戰略到地方支持,新能源汽車已經上升爲汽車產業的頭號課題。

反觀寶馬,從2013年首款進口i3進入到中國市場,直到2022年,第二代i3才最終實現國產化。

據「探客出行」瞭解,截至目前,寶馬共有包括i3、iX3、i5在內的7款純電車型。其中,僅寶馬i3銷量能夠達到月銷量5000輛以上,iX1、iX3等車型月銷量僅維持在千輛左右。

如今市場的反饋更爲敏感。懂車帝最新的周銷量顯示,寶馬i3銷量在6月第三週和第四周短暫攀升至月銷2000輛後,在7月第一週和第二週銷量迅速下降至千輛以下,7月8日-7月14日周銷量已經低至809輛。

在張翔看來,正式漲價前的這段時間,或許是寶馬下半年最後的“繁榮”。

百年老牌的沒落

隨着價格戰背景下國產品牌競爭力的提升,寶馬等傳統豪華的沒落已經成爲了不爭的事實。

最新消息顯示,在寶馬宣佈退出價格戰之後,奔馳、奧迪等多家傳統合資品牌相繼跟進步伐,調整定價策略,不再一味進行價格戰。

BBA的一致行動,正是爲了保證其三家在傳統豪華車共同市場中的表現。

但在「探客出行」看來,寶馬此番漲價後造成的銷量波動,足以印證豪華車的老路子已經行不通了。消費者顯然對於產品有着更爲精準的判斷,對於產品本身價值也更爲看重,品牌附加值對消費者的購車意願影響越來越低。

在這種價值取向迴歸的影響下,以寶馬爲代表的傳統豪華品牌退出價格戰,只能算是失去市場後的無奈之舉。

在中國市場中,抽身於價格戰之外,遠沒那麼想象中那麼容易。換言之,降價未能獲得銷量提升,並不意味着漲價將會帶來銷量的提振。

“無論是寶馬將市場價格機制想得過於簡單,還是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價格戰的無奈‘擺爛’,其未來的路都不會好走。”張翔判斷稱。

今年是寶馬入華的第30年,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曾說,“中國是寶馬的第二個家,如果沒有中國,寶馬的發展戰略將無法實現。”

今年4月,寶馬集團宣佈深化在華佈局,計劃對瀋陽大東工廠增資200億元,用於大東工廠的大規模升級和技術創新,以助力寶馬新世代車型2026年的在華量產計劃。

但在加大投資的背後,寶馬用在產品設計尤其是電動化、智能化上的投入鮮有消息。

據多位消費者向「探客出行」反饋,在純電車型的打造上,寶馬i系列的外觀設計與燃油車型幾乎沒有區別,唯一的前臉設計改動,還拋棄了寶馬原本標誌性的“豬鼻子”進氣格柵,受到了不少粉絲的吐槽;在內飾上,除了配備中控液晶屏外,幾乎沒有任何智能化的革新。

“毫無特色”“老舊”“缺乏智能化”是不少消費者給予寶馬電動車的評價。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電動車最爲關鍵的平臺打造上,時至今日,寶馬的純電車型與燃油車依然是同平臺打造。這樣做的直接好處就是平臺成本的降低,但同樣讓寶馬的純電車型一點也不“電動化”。

在這樣的背景下,電動化時代的寶馬,走向下坡路也成爲了時代的必然。在價格戰中吃盡苦頭的寶馬,需要真正從產品上變得“更中國”,才能贏得中國消費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