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艱難守住豪車之王

作者 | 王小娟

編輯 | 周智宇

在互聯網上輸了一年,但其實寶馬的成績也沒有描述中的那般慘烈。

近日,寶馬集團公佈了2024年全年的銷量數據。數據顯示,寶馬集團共計銷售245.08萬輛新車,同比下滑了4%,其中寶馬品牌銷售了220萬輛,同比減少了2.3%;MINI品牌銷售了24.4萬輛,同比下降17.1%。

尤其在中國市場,去年寶馬交付71.45萬輛汽車,同比下滑了13.4%。不過靠着“以價換量”,寶馬還是守住了豪華品牌銷量第一的頭銜。

面對這一成績,寶馬方面早有預期。寶馬集團方面表示:“儘管2024年上半年交付量與同比持平,但下半年銷量受到IBS制動系統及中國市場低迷的影響,因此重新調整了全年銷量預期。”

當然,從細分數據來看,也還是有一些可圈可點之處。

去年,寶馬的純電車型銷售了42.66萬輛,銷量同比增長了13.5%,而且寶馬品牌和MINI品牌純電動汽車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寶馬純電車型賣出了36.85萬輛,增長了11.6%;MINI品牌則賣出了5.62輛純電動汽車,同比增長了24.3%。

有意思的是,儘管市場普遍對於頂奢品牌轉戰新能源持懷疑態度,但勞斯萊斯品牌去年交付了1890 輛純電動汽車,同比增長479.6%,佔了勞斯萊斯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也因爲這一車型銷量的增長,讓勞斯萊斯創下了銷量的新高。

主要的挑戰依舊在變革最爲迅猛的中國市場。

去年以來,寶馬和衆多合資夥伴一樣,深陷價格戰的泥沼,雖然幾次試圖從價格戰脫身,但成交價還是難以迴歸前些年,甚至入門車型的價格長期在20萬元以下。

在自主品牌們以更強勢的姿態開卷之時,各家紛紛盯上BBA的盤子,寶馬們自然受到衝擊,甚至一些經銷商還開始倒戈,賣起了同樣定位豪華市場的問界等品牌,寶馬“以價換量”亦是無奈之舉。

從各新車緊鑼密鼓地推出的節奏來看,寶馬也在密集出牌以保住市場。

比如,在入門級車型承擔走量的同時,寶馬去年在各大車展上主推是M系列的高性能車型等高價位車型,這些車型的銷量當前還相對穩固。2024年BMW M高性能車型繼續成爲細分市場銷量第一;BMW X家族過半核心產品銷量在各自豪華SAV細分市場位列第一,國產BMW X5全年交付近9萬輛。

2025年,寶馬還有一些籌碼。寶馬方面表示,包括超過10款BMW新車和多款MINI以及BMW摩托車新品將在中國上市,例如全新BMW X3長軸距版、全新BMW M235L四門轎跑等。

除此之外,在持續面向未來的電動化、智能化方面,寶馬也早就開始捲了。

2024 年前三季度寶馬集團的研發支出爲66.42億歐元,與2023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7%。這些投資主要集中在三個方向:一是對車型的電動化和數字化研發;二是自動駕駛領域;三是新車型的研發,包括BMW新世代車型。

此前在廣州車展上,寶馬就大秀智能化肌肉,展示了搭配“車路雲一體化” V2X模塊的全新BMW 5系,這款車1月份在瀋陽量產,這是寶馬首次推出搭載V2X技術的車型。

而在剛剛結束的2025年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BMW首創全景iDrive亮相,其搭載的全自研BMW新世代操作系統X,70%源代碼在中國開發和優化,也將更貼閤中國用戶的使用習慣。

在智能駕駛方面,新世代車型將搭載寶馬最新一代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寶馬中國研發團隊深度參與,還將融合AI大語言模型,優化BMW智能個人助理的使用體驗。

對於寶馬而言,當前的銷量下滑是轉型後發必然要經歷的過程。但只要其下定決定轉型,加入電動化、智能化的浪潮,迎合市場的需求,銷量必然會迴歸。

這一點,中國的老牌傳統車企們已經證明。畢竟,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常態消費階段,消費者們還是不希望買到爛尾車,因此必然會選擇大公司與知名品牌,這對寶馬來說也是機會。

因此,寶馬更大的反擊還是要更徹底的轉型和更能滿足中國用戶需求的車型。

年已翻過,寶馬的新世代車型又近了一些。根據此前的消息,寶馬的首批新世代電動測試車型已在匈牙利工廠下線,標誌着其已經進入2025年末正式量產啓動前的最終準備階段,首款國產新世代車型將於2026年在寶馬瀋陽鐵西工廠裡達廠區下線,並開始售賣。

對於新世代車型,市場已經預期拉滿。而到時候產品能不能獲得市場的認可,纔是寶馬實力的最好驗證。黎明將近,寶馬還需守住當前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