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球世界風雲迭起:華爾街與球場的碰撞
是不是每個人都像史高治·麥克老鴨那樣跳進了一個裝滿錢的游泳池?並非如此。
上個月有消息稱,這一過程可能再拖一年,董事會正在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這聽起來有點像一羣小丑魚在尋找“合適的”深海掠食者結伴,來追求長期股東價值。果然,歐洲央行最初的追求者之一拉利特·莫迪隨後露出了獠牙,稱這些提議“過於雄心勃勃”、“脫離現實”,還將其比作龐氏騙局。那個裝滿錢的游泳池開始看起來更像一個鯊魚池。
我們應該預見到這一點嗎?任何看過《華爾街之狼》的人都知道,並非所有金融兄弟都是可靠、正直的類型。如果你的計劃是討好印度板球超級聯賽的各位老闆,並希望在不被市場資本主義力量粗暴踐踏的情況下獲得好處,那麼,祝你好運。“百人賽”已經發現自己在並非印度板球超級聯賽的 T20 聯賽的海洋中脆弱地漂浮着。有莫迪之流這樣的朋友,誰還需要敵人?
史蒂文·史密斯就是熱愛擊球。他不想在更衣室裡乾坐着,等着別人出局了他才能上場。他想從第一球開始就上場,在一整天的比賽中焦躁不安,然後整夜不睡覺,在腦海中重放比賽,包括擊球和嗖嗖的聲音。他想爲他的球隊效力,在大衛·沃納退役後勇敢地挺身而出,提升擊球順序並填補空缺……哎呀,這是怎麼回事?在珀斯對陣賈斯普里特·布姆拉和穆罕默德·西拉傑時開場擊球?要知道,上場前稍微休息一下還是不錯的。我們可不想削弱自身的優勢。卡姆·格林受傷啦,是嗎?嗯,也許 4 號位置終究還是挺舒服的... [一直持續到四小時後的網前練習結束]。
在這個曾經引以爲傲的板球國家,標準顯然已大幅下滑。不然怎麼解釋巴基斯坦板球委員會針對巴基斯坦在對陣英格蘭的第一場測試賽中前所未有的恥辱表現的這種反應呢?當然,有個異想天開的舉動,那就是將阿利姆·達爾加入選拔小組——似乎認爲裁判的決定仍然不容置疑——而且該部門在三年內有26 次不同的任命,這表明無能的狀況已然根深蒂固。放棄巴巴爾·阿扎姆、沙欣·阿夫裡迪和納西姆·沙阿,這一做法夠大膽的;選擇三名自 1 月份以來就沒參加過一流比賽的旋轉球手,也是這麼大膽。但是,那些不負責任的官員在系列賽中期做出的戲劇性和魯莽的干預在哪兒呢?威脅要解僱隊長的聲音到底在哪兒,或者對才上任幾個月的教練做出破壞穩定的公開評論的情況又在哪兒?有沒有人甚至想過讓董事會成員的侄子空降進球隊呢?拜託,各位。這些都是基本的。
英格蘭在巴基斯坦的成功進一步證明了他們“巴茲球”理念的優點——尤其是把板球當作他們在高爾夫輪次間隔期間所從事的活動的這種態度。在這一方面,他們持續地開拓創新。曾經,四天的比賽結束曾被視作打 18 洞高爾夫的絕好機會,而在木爾坦,他們從一開始就缺少快速投球顧問詹姆斯·安德森,因爲他此前與阿爾弗雷德·登喜路林克斯有預約。他最終在第一次測試的第二天到達,而英格蘭繼續以一局之差獲勝——所以顯然一切都很順利。如今,這種特權必定遲早會拓展到球員身上,在漫長且炎熱的比賽日裡,通過打一點四人球賽或者在果嶺上花費一些時間來保持他們的活力。
印度最近主辦孟加拉國的測試賽和 T20I 巡迴賽時,周圍強烈地散發着“停下,他已經死了”這樣的氣息。彷彿在季風期間,實際板球比賽僅進行了大約 12 分鐘就輸掉了坎普爾測試賽,這還不夠痛苦,在最後的 T20I 比賽中,孟加拉國以 297 分的巨大差距被打得一敗塗地。在海得拉巴的那場比賽中,根據 ESPNcricinfo 的預測,印度在第一次擊球權期間獲勝的機會超過 90%,從第十局開始就一直保持在 98%及以上。在一個印度板球委員會能獲得國際板球理事會近 40%收入分配的世界中,因爲,嗯,就是這樣,這可能就是我們應得的那種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