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蘑菇鎘超標2.5倍 罰3萬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配合食品藥物管理署執行市售食品重金屬監測時,發現蕭姓攤商販售的巴西蘑菇重金屬鎘含量超標。(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洪榮志臺南傳真)

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所將重金屬鎘列爲一級致癌物,臺南市政府衛生局10日公佈配合食品藥物管理署執行市售食品重金屬的檢驗結果,在全市抽驗的14件食品中,經檢驗發現有1件巴西蘑菇的重金屬鎘含量超標2.5倍,已移請商家所在地的嘉義市政府衛生局依食安法裁罰3萬元。

巴西蘑菇被視爲具有增強免疫力、抗發炎、抗癌等功效,不少民衆都用來作爲食補。南市衛生局表示,該局去年配合食藥署執行7月至10月食品重金屬監測計劃,期間曾前往全市傳統市場、超市、大賣場、藥局、餐廳等商家,抽驗蛋品、水產品、蔬果、乳類製品、肉類製品、嬰幼兒副食品共14件食品;其中,2024年10月22日在新化市場抽檢嘉市蕭姓攤商的巴西磨菇後,發現重金屬鎘含量高達7mg/kg。

南市衛生局副局長林碧芬說,食品中重金屬鎘的限量標準爲2mg/kg,該巴西磨菇的鎘含量卻高達7mg/kg,明顯超標,但因該攤商爲流動攤商,該局人員重返新化市場要求下架時,已找不到蕭姓攤商的行蹤,於是移請攤商登記地址的嘉市衛生局接手處理。

嘉市衛生局說,蕭姓攤商聲稱他向臺南當地的業者購買,但因無法出示購買單據,加上在市場交易,無上游的電話,且家中已無該批存貨,無法複驗,已依食安法41條第11款裁罰3萬元。

2市府衛生局也都提醒民衆,應選購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原料,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的食材;商者也應妥善保留購買來源的相關資訊與文件,像供應商基本資料、交易發票、進貨單據等,以確保原料或產品一旦發生問題能迅速溯源,保障民衆的健康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