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VR虛擬實境再革命

VR/AR概念已行之有年,近年來則是在科技的進步,加上遠距及非接觸模式增加,大幅提高了市場對相關技術的關注,且包括Google、Apple、Microsoft等國際大廠相繼投入開發,Facebook更將名稱改爲Meta,帶領VR/AR概念重出江湖。(圖/先探投資週刊提供)

自從臉書(Facebook)執行長祖克伯(Mark Zuckerberg)在二○二一年十月下旬宣佈正式將公司名稱改爲Meta,並以虛擬實境爲公司未來願景、元宇宙成爲業務核心後,暌違多年,扮演着使用者進入元宇宙載具,被視爲「入口」的VR(Virtual Reality)、AR(Augmented Reality)等頭戴式裝置就再次吸引市場鎂光燈關注。

VR指的是虛擬實境,利用電腦演算技術及穿戴式裝置,整合與改良現有的聲音、影像、繪圖、文字等技術,建構出一個擬真的3D空間,產品追求融入(Immersion)、互動(Interaction)及想像(Imagination),要讓使用者有「身歷其境(Immersed)」的感覺,擁有如虛擬世界在現實中成真般的沉浸式體驗,可以即時、沒有限制地觀察空間內的事物,使用視角是完全虛擬的,現階段大多應用在遊戲、直播、影視等領域。

至於AR則是擴增實境,就是將虛擬物件或相關資訊透過投影擴增到現實空間中,視角上有別於VR,是屬於半真半虛,現階段大多應用在工業、零售、航太國防、醫療、遊戲等領域,AR的出現,並不是要取代現實空間,而是要在現實空間中將虛擬資訊疊加上去,用來增加周遭環境的認知與理解。

虛擬實境技術商品化

事實上,VR/AR應用的概念早在多年以前就曾經紅極一時,任天堂(Nintendo)在一九九五年推出全球第一款款藉視差原理產生3D視覺效果的遊戲機Virtual Boy,就可以說是VR眼鏡的前身,但由於當時技術尚未成熟,產品訂價仍昂貴、缺乏可攜式性、遊戲內容多樣性不足等問題,另Virtual Boy產品銷售量未達目標,在隔年初便被迫停產。的確,當時對於整體VR/AR產業各個面向的發展均未成熟,包括應用場域、使用情境、硬體設備、軟體系統、遊戲規則、整合平臺、商業模式與供應鏈等都還在起步階段,產業因此一度沉寂、步入寒冬。

多年後,隨着科技的進步、互聯網的發展及硬體和影視技術的日益成熟,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在遠距及非接觸模式下,包括會議和社交活動等需求,刺激VR/AR市場需求有增無減,相關技術和商業化的關注越來越多,且包括谷歌(Google)、蘋果(Apple)、Meta、微軟(Microsoft)等國際科技大廠紛紛投入開發、佈局,並積極將虛擬實境各項技術商品化到相關產品,帶領VR/AR概念重出江湖。

若根據各項研調發布的數據來看,虛擬實境及擴增實境這兩大市場潛力及成長性的確不容忽視。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就預估全球VR/AR支出將從二○年的一二○億美元,成長至二四年的七二八億美元。HSBC預估全球虛擬實境裝置出貨量將從二○年的五六○萬臺上升至二一年的一二○○萬臺,二五年達五○○○萬臺,三○年則是高達一.七八億臺。跨國會計師事務所PwC發佈的資料也顯示至二○三○年,VR/AR對全球GDP貢獻可達一.五兆美元,二○二一至三○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高達三○%。集邦科技(TrendForce)則預估,二一年全球虛擬實境應用內容市場規模總值已突破二一億美元,預估二五年將達八三.一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四○%,二二年全球VR/AR裝置出貨量將上看一二○二萬臺,其中,Meta旗下Oculus與微軟依舊分別佔據消費與商用市場的領先地位。

Meta推動VR普及企圖心強烈

確實,Meta旗下Oculus和微軟絕對可以說是現今在虛擬實境應用技術、VR/AR裝置發展腳步最快的企業。Meta在一四年以二○億美元收購Oculus,Oculus在一五年就發表首款虛擬實境頭盔Rift,接着在一九年推出能以獨立形式運作的Oculus Quest,二○年十月Oculus Quest 2上市,自二一年至二二年六月,已銷售八○○萬套Oculus Quest 2頭戴式裝置,累積目前Quest系列在全球市佔率已達八○%。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日本媒體針對Meta的VR眼鏡進行零組件調查後發現,相較於智慧手機零件成本,Meta的VR眼鏡零件成本佔了產品售價六成以上,可見Meta的VR眼鏡利潤不高,從Meta在產品上的推廣策略來看,顯示出Meta推動VR普及速度加快的企圖心。

另一家在VR/AR裝置着墨甚深的還有微軟,微軟偏重於企業應用,HoloLens爲其主要產品,目前最新的是HoloLens 2,可提供企業運用在工廠、醫療、娛樂等領域,做爲遠端協作、工廠設備維修、人員培訓及沉浸體驗等應用;在今年則是與韓國大廠三星(Samsung)合作開發HoloLens 3 ,據外媒報導,兩家公司預計在下一代VR頭盔上至少合作兩年,合作內容包括在三星手機上預裝Office Mobile和其他微軟應用程式。

其實,谷歌比上述大廠都更早往VR/AR領域佈局。Google母公司Alphabet在一二年問世的AR眼鏡Google Glass,更被《時代》雜誌評爲當年度最佳發明之一,但第一代Google Glass在商業市場領域卻沒有取得成功,甚至是在一五年停產。後來谷歌在一七、一九年分別推出第二代、第三代Google Glass,銷售對象由消費者轉換爲專攻企業客戶,提供給制造、物流、醫療等業者,用以輔助員工提高工作效率。近期Google也默默展開多項部署,據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指出,Google正在利用重組的Google Labs進行一項代號「Iris」的神秘專案,此專案研發「AR頭戴式顯示裝置」,預計將搭載Google自家設計的Tensor處理器,支援在安卓系統上運行,外觀和滑雪護目鏡相似,無需外接電源,可完美融合數位畫面和現實世界的影像,傳聞這項產品最快會在二四年問世。

蘋果低調註冊專利及收購

而蘋果也早在二○○八年就着手佈局相關領域,且相當低調地在專利註冊及相關收購,截至二一年爲止,蘋果已有五千件以上與VR/AR相關的公開專利申請,在發明專利佔比更超過九七%;至於蘋果將推出VR/AR頭戴裝置產品的傳言已盛傳許久,始終仍未見到產品的蹤影,近期終於在今年六月上旬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後,執行長庫克(Tim Cook)接受媒體採訪時首度透露,VR/AR頭戴裝置的開發進度,這也間接證實了蘋果將推出頭戴裝置的消息。不過目前第一代尚未正式問世,第二代的消息在市場上就已甚囂塵上,據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𫓹七月十一日在推特的發文表示,蘋果第二代AR/MR可能有兩種機型,分別爲高階款與低價款,預計在二五年上半年出貨,零組件供應商則預計在二四年下半年開始出貨。

隨着越來越多科技大廠加入VR/AR產業,並陸續推出VR/AR裝置,對於VR/AR產業鏈所應用的光學、感測、顯示等相關技術值得密切留意。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04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先探投資週刊22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