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英國對華關係迎來關鍵時刻

參考消息網9月24日報道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9月18日發表題爲《英國對華關係面臨關鍵時刻》的文章,作者是米切爾·加拉格爾。全文摘編如下:

2024年英國大選中,一個明顯疏忽是很少關注外交政策,尤其是對中國的政策,而中國是影響國家和全球穩定的關鍵因素之一。英國正深陷國內困境,包括國民保健服務的等待時間創下紀錄、監獄人滿爲患,以及稅收負擔達到70年來最高。在這種情況下,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領導的政府在東亞問題上立場不夠明朗,這令人費解。

英國作爲七國集團和聯合國安理會成員,仍然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影響力。但前首相戴維·卡梅倫所描述的英中關係“黃金時代”似乎正變得越來越遙遠。

在卡梅倫之後,首相在將中國視爲牟利機會和安全威脅之間搖擺不定,久而久之,他們的鷹派立場越來越強硬。這些轉變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是在《國家安全與投資法》通過之後,該法加強了對外國投資,特別是來自中國的投資的審查。

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麪臨的任務包括處理與美國微妙的“特殊關係”、促進與歐盟改善關係,以及穩定英中關係。1997年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在大選中獲勝後,工黨支持擴大與中國的貿易和文化交流,從而吸引了中國對英國基礎設施和教育的大量投入。以此作對比,人們可能會預測斯塔默政府將採取類似的做法。

斯塔默提到自己作爲檢察官的角色,強調了對法治的承諾,這表明他很可能會重新評估工黨對中國的立場,即在經濟考量與道德義務之間尋找平衡。斯塔默面臨雙重挑戰,既要在外交政策上區別於他的前任,又要讓企業和國際盟友感到放心。二者兼顧需要一種有原則、有基礎,但又能適應真實情況的外交政策立場。

工黨的首要任務是重置與歐盟和民主夥伴的關係,這將重新調整英國的聯盟並抵制中國的影響。工黨承諾全面“審計”英國對華關係,這標誌着一種審慎的、基於證據的方法——遠離政府對華政策的被動和交易性質。

然而,有原則的、價值觀驅動的立場同樣面臨嚴重挑戰。脫離與中國難分難解的經濟和政治關係,將是一項複雜而長期的努力。然而,斯塔默似乎沒有被嚇倒,敢於直面英中關係不牢固的現實。

新政府會不會放寬中國投資的途徑,一切還有待觀察。如果遵循功利主義的方式,即通過促進經濟增長來優先實現集體福祉最大化,那麼新政府將主張放鬆投資規則。但斯塔默通過法律經驗培養的信念,將在他協調外交和國內政策時投下長長的陰影。

英國脫歐後對經濟復甦的需求將決定英國的外交政策格局。中國可能會利用脫歐後的貿易協議來推進長期戰略目標。在工黨致力於解決經濟差距問題之際,中國應該把投資目標對準曼徹斯特和利茲等城市。對這些地方的投資,將使中國在新興經濟中心站穩腳跟。

英格蘭北部擁有不斷擴大的市場、熟練的勞動力,以及蓬勃發展的製造業和數字技術行業,爲中國企業提供了有利可圖的機會。這些投資符合英國政府重新平衡經濟佈局、不倚重倫敦和東南部的努力,使中國企業能夠實現資產多元化、降低風險並拓展新市場。

英國在東亞明顯失去了方向。斯塔默超越了英國前首相里希·蘇納克圍繞中國的“系統性威脅”言論,這突出說明當前是一個關鍵時刻。斯塔默必須劃定英國在東亞的盟友,重新定義全球聯盟,在日益多極化的世界中重新獲得戰略自主權。(編譯/卿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