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衝擊創作者 文化部明年擬訂規範
美國本月甫公佈的一項經濟發展研究報告指出,AI的繁榮將使科技產業更加繁榮,但創作者的權利和收入將大幅減少,除非政策制定者即時介入。文化部表示,正蒐集國際案例與國內藝文產業代表意見,研訂「文化藝術應用生成式AI規範指引」,預計明年上半年發佈。
四月,有上萬會員的英國創作者權利聯盟公會發表調查,發現四分之一插畫家和逾三分之一的譯者因AI失業,逾八成六會員擔心自己的風格與聲音在「訓練」AI的過程中被模仿或複製,八成六擔心AI會貶低人類創意工作的價值。而幾乎所有受訪者都希望創作被用於開發生成式AI時徵求同意、獲得榮譽和報酬,呼籲政府採取保障措施和監管。
擁有數百名創作者的數位內容平臺「CxC創利市集」營運長王潔英表示,律師明確告知,AI使用創作者的素材必須獲得授權,建議創作者加入任何網站前,必須詳細閱讀使用條款。其他創作者的疑慮包括:透過AI創作的東西,可以銷售嗎?版權如何計算?若創作者運用AI協助創作,遭人控訴涉及盜版嫌疑,如何反駁?這些都需要在智慧財產權等法律方面做進一步的釐清。
聲音創作者橘子透露,不久前才接到大陸業者詢問「可以拿你的聲音來算AI嗎?」卻未提及付費問題。中華動漫出版同業商會協進會秘書長高世樁表示,臺灣關於AI的法律並不完備,此時要求創作者提供素材訓練AI,創作者當然會憂心嘔心瀝血的創作成果「一下就沒了」。此外,生成式AI會讓臺灣的盜版更快、更嚴重。
文化部表示,研訂中的「文化藝術應用生成式AI規範指引」,將從創作人的角度,分別就AI的資料訓練、創作使用、結果生成及管理機制,提醒藝文工作者應用或訓練生成式AI的相關風險,例如著作權、個資侵權等,並給予因應建議,屬行政指導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