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感染者憂鬱比例高達98% 就醫遇阻礙、社會污名化仍在

愛滋感染者憂鬱比例高達98%,就醫遇阻礙、社會污名化仍在。(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疾管署統計,全臺愛滋感染人數834人,隨着藥物治療進步,三合一單錠藥、長效針劑等有效治療及U=U新觀念(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愛滋感染者健康品質已有效提升、壽命延長,但社會中仍存在愛滋歧視,導致感染者心理健康品質差,常見憂鬱、失眠問題,呼籲社會消除愛滋污名,建立更友善環境。

臺灣露德協會今日公佈愛滋感染者10年生活品質調查報告。(圖/臺灣露德協會提供)

臺灣露德協會今日(20)舉辦記者會,公佈愛滋感染者10年生活品質調查報告。臺灣露德協會理事長邱飄逸表示,10年來感染者生理健康品質大幅提升,治療副作用比例降低超過10%、身體狀況不佳比例也降低逾15%,然而感染者「心理健康品質」卻持續惡化。

邱飄逸說明,愛滋感染者在工作、親密關係和社交關係上的困擾,10年來持續上升,心理健康品質與社會關係品質依舊很差,憂鬱、失眠比例偏高,憂鬱比例從2013年79%驟升至2023年98%;愛滋污名更造成社會中不友善對待,讓感染者面臨孤老、長照孤兒等困境。

感染者光哥自2001年感染愛滋病,至今已滿23年,他說,愛滋抗病毒藥物顯著進步,讓他得以維持健康及生命,但也面臨高齡化挑戰,「10年前擔心活不了,現在擔心活不好」 ,不少病友擔心自己孤老、沒有人照顧,因此陷入憂鬱。

光哥分享,身邊就有病友曾因愛滋身份,被拒絕進行骨質疏鬆關節置換手術,或是在癌症手術期間找不到友善的看護服務,顯示社會仍存在對愛滋的污名,導致感染者在長期照護上權益受損。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主治醫師顧文瑋指出,愛滋醫療環境面臨雙重挑戰,包括整體醫療體系對感染者的歧視與偏見,以及醫病不容易有效溝通。2023年調查指出,仍有3成感染者曾遭遇就醫歧視、3分之1患者有被拒診經歷,約38%感染者不知道如何與醫療人員討論藥物副作用問題,反映目前醫療體系中,仍有愛滋認知不足、醫病溝通不良等問題。

臺灣露德協會公益大使張齡予表示,社會對愛滋仍有很多誤解,誤解主要源自不瞭解,經過和愛滋感染者真實接觸交流,其實他們像一般人一樣,有着相同的生活期待、工作目標和情感需求,但社會污名導致他們在就醫、工作、建立親密關係上遇到不友善對待。

臺灣露德協會表示,今年是愛滋40年,越來越多感染者因醫療技術進步延長壽命、步入中老年,協會將持續精進中高齡愛滋長者的照顧服務,也呼籲政府完善相關法令,傳遞正確知識以去除愛滋污名化,讓感染者擁有良好且健全的生活品質。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服用精神科藥物,請勿自行停藥!衛福部24小時安心專線:0800-78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