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布爾看國際治理 三大難題待解

唐獎基金會今年6月,宣佈阿爾布爾爲法治獎得主,肯定他爲國際刑事正義和人權保護,做出長期貢獻。阿爾布爾9月來臺受獎,今天在臺北發表演講,吸引衆多法律、學界人士到場聆聽。

阿爾布爾提到,目前國際秩序是「以規則爲基礎」,而非「以法治爲基礎」,依靠全球性組織制訂一套規則,讓各國遵守和執行,背後卻缺乏法治的實質內容,例如對人權的保障。

阿爾布爾看來,世界當下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包括氣候變遷議題,雖然已出現一些公約,但仍然沒有形成一個廣泛、全面的國際政策。

難民也是一個重要議題。雖然有1948年的難民公約,但主要是針對因政治而起的移民,對於當下日益增加的經濟移民卻缺乏保護。

阿爾布爾認爲經濟移民,其實更該說成「生存移民(survival migration)」。隨着通訊和交通更爲便利,國際間的機會不平等卻未見消減,人們跨越邊境的行爲,例如移民工,短時間內不可能放緩,現在卻只靠國與國之間的協商,人權和其他權利往往缺乏保障。

對於現在的歐洲難民議題,阿爾布爾認爲多數國家沒有善盡責任,尤其多數歐洲國家的財政狀況,都還有收留更多難民的能力,卻一直在規避,「值得譴責。」她認爲難民不是負擔,從中長期來看,當難民們安家立業、找到工作繳稅,就會成爲庇護國的資產。

阿爾布爾提到的第三個難題是國際解除武裝,不是沒有協商,但進展甚微。如果人類的目標是建立一個以法治爲基礎的國際秩序,這些缺口都一定要面對。10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