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駐村幹部爲邊境村發展謀新路

成爲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馬鹿溝鎮河口村駐村第一書記後,90後張澤宇一直在爲村裡產業發展想出路。

2023年10月,在水利部鬆遼水利委員會人事處工作的張澤宇報名成爲49名駐吉林中直部門(單位)包保邊境村駐村第一書記中的一員。在吉林省1400多公里的邊境線上,216個邊境村分佈在長白山麓和圖們江、鴨綠江河谷。河口村緊鄰鴨綠江和國道G331,村子裡大部分是60歲以上的老人。

“邊境村和其他農村地區不同。邊境村的發展關係到國家邊防的穩定,邊境村人口的集聚對於穩邊固邊起到關鍵作用。”張澤宇知道,提高邊境村的人口集聚並不容易,想讓走出去的人回來或者吸引外來人口,村裡首先要有能提供穩定收入的產業。

這幾年,河口村整體變化很大,進行了路面硬化,改造了供水設施,還通了公交車,快遞直接入村。但村裡耕地不多,常住人口少,有勞動能力的老人也在慢慢減少。

爲擴大村集體收入,近年來當地各級政府想了許多辦法,比如組織河口村和其他幾個村一起搞鬆杉靈芝種植、發展醬菜加工。但張澤宇認爲,這些雖然能提高村集體收入,但村裡還是要努力找一條自己的“造血”之路。

豆油加工、菌類種植,張澤宇開動腦筋,想了好幾個從“農”“地”入手的項目,但都因爲缺少勞動力、沒有市場競爭力而無法實施。

這讓張澤宇一度有些迷茫。但這個過程中,他也逐漸明白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發展產業也必須因地制宜,不合適的就不做,而不是非要弄個高大上的產業。

他仔細調研村子裡需要的是什麼,村民們的“痛點”在哪?結果有些出人意料——“石頭”竟然成了村裡的一個“老大難”。

河口村耕地總面積600多畝,均爲旱田,但耕地裡常年“長”着大大小小的石頭。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來到村裡看到,河口村的一排排耕地裡有很多石頭,村民把揀出來的石頭堆在耕地邊上,形成了一個個石堆。

“我們這邊是山區,耕地臨近江邊,可能是受地質構造和河流沉積影響,時間一長,石頭都‘跑’到了地裡。”張澤宇說,除了河口村,周邊同樣地勢的一些村子裡也有這樣的問題,石頭有些埋在土裡,有些在地面上,每年春耕前,村民們都要把石頭清理出來後,才能翻地、播種,沒法用農機種植、收穫。村民們年紀大了,撿石頭對他們來說也是個體力活。

張澤宇和村“兩委”研究後,考慮成立一個農業機械服務合作社,從外面採購旋耕機、撿石機、拖拉機等設備,機械化清理地裡的石頭,減輕村民們的負擔,同時也能爲其他沿江村提供服務。“目前項目立項已獲批覆。”得到了支持,張澤宇幹勁十足。

此外,他還十分關注村裡的飲水問題和水利設施建設。河口村採用地表水源供水,水源地在坡地下方。每年春季“桃花水”及夏季汛期時,水質容易受到影響。“過去是通過往水裡撒藥的方式消毒,今年我們想利用行業資源優勢,協調省水利相關部門,給村裡建設一個水源井作爲新的水源地,把原有的水源地作爲備用水源,進一步保障村民飲用水的水質安全。”張澤宇說。

河口村離縣城距離較近,和周邊村的距離也不遠。這兩年,村裡把閒置房屋改造成民宿,希望藉着國道331興起的旅遊熱,帶動民宿經濟的發展。

除了改造民宿,村裡還把一戶閒置房屋改造,迎接即將來到村裡的兩名“西部計劃吉林省邊境村衛國戍邊專項行動”大學生志願者。

記者看到,在給大學生準備好的屋子裡,土炕上已經鋪上了一層厚厚的電熱膜。張澤宇介紹,村裡取暖都是燒炕,對志願者居住的房屋統一採用電取暖,住着舒服也更安全。對要來的志願者,張澤宇抱着很大的期待,“大學生的思維方式活躍,能給村裡帶來新的‘血液’”。他希望這次能有農學專業背景的大學生來到村裡,大家共同努力,進一步改善邊境村的發展。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寧迪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