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外匯存底 終結連二升
外資有價證券加存款市值約當外匯存底比重
中央銀行5日公佈7月底外匯存底爲5,478.11億美元,月減11.52億美元,結束連續二個月增加,央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表示,變動主因是歐元等貨幣對美元升貶,折計成美元后增減,及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加上央行爲維持外匯市場秩序進場拋匯調節的結果。
國際美元指數7月雖上漲1.16%,但主要非美貨幣卻是漲多跌少。蔡烱民指出,當月主要非美貨幣中,歐元重挫2.26%及人民幣貶值0.72%,其他包括日圓大漲2.61%、澳幣勁揚1.7%、英鎊升值0.55%、加幣走高0.67%,因此以歐元等貨幣持有的資產折計成美元后互爲抵銷。
蔡烱民說明,7月央行爲維持外匯市場秩序進場調節,反應在外匯存底減少,統計外資當月賣超臺股並不大,證交所統計僅新臺幣177億元,但外資連同本金及臺股盈餘現金股利,合計匯出達80億美元至90億美元,反觀供給面的出口廠商惜售,央行因此進場提供美元,「臺股8月續發放現金股利,就看外資再投資或匯出,仍將影響匯市供需結構」。
今年以來外資本金及盈餘匯出金額,7月相對較大,但仍低於3月的逾100億美元,另4月也有80億美元,6月爲較低約50億美元,僅5月爲匯入10億美元。
進入8月之後,受到臺海情勢緊張效應,外資週一及週二匯出量大,反應在匯市交易量大增至約20億美元上下。蔡烱民重申,央行對於新臺幣匯率,仍維持動態穩定的立場不變,當市場需變動較大,造供需失衡之虞時,即會適度進場調節,例如6月臺股大跌,外資匯出金額更大,「本週(央行)有小幅調節,但最近三個交易日顯現觀望,成交量也縮小」。
7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其新臺幣存款餘額折計5,379億美元、月增86億美元,使得約當外匯存底比率98%、月增2個百分點。蔡烱民解釋,當月外資賣超臺股並匯出,主要是反應臺股當月上漲174點,外資持股的市值跟着增加。
臺灣外匯存底餘額在主要國家仍居第四名,第一名大陸至6月底爲3兆713億美元,第二名日本至7月底1兆2,026億美元,第三名瑞士6月底爲8,887億美元,印度至7月22日5,101億美元、居第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