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歲老人整理過世22年父親遺物,櫃子裡大量違禁品,嚇得交給警察
杭州市西湖區翠苑派出所內,闖進來了一位面色緊張無比的老大爺。
大爺姓楊,這一年已經71歲高齡了。他行色匆匆的來到派出所並不是爲了報案,而是爲了“上交違禁品”。
民警得知大爺的來意之後很是好奇,不知道他有什麼違禁品需要上交的。當大爺打開手裡面提着的一個塑料袋,民警的臉色立馬就變了,裡面是3個彈匣以及大量的子彈!
這些東西是從哪來的?
壽縣三傑
經過一番詢問之後,民警得知,這些彈匣和子彈都是楊大爺過世多年的老父親留下來的遺物。老爺子還不是一般人,是“壽縣三傑”之一的楊卓羣。
楊卓羣,安徽壽縣人。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打響後,隨着國共開始第二次合作,中央決定派遣原中共皖西北特委委員張如屏、曹雲露回安徽組織抗日。
很快,安徽就成立了各種抗日遊擊隊。同時,在中共的推動下,國民黨地方政府也組建起來了一支兩萬多人的抗日武裝力量——安徽抗日自衛軍第一路軍。其下包括7個支隊,三個直屬大隊,以及一個教導大隊。
爲了更好的培養和聯繫進步青年,團結更多的抗日力量,壽縣中心縣委決定派遣幾名黨員去參加教導大隊。
當時還是個年輕小夥子的楊卓羣,就和徐康明、楊巖等黨員被派去了抗日自衛軍。因爲他們三個都是壽縣老鄉,所以也被當地百姓稱爲“壽縣三傑”。
楊卓羣等人沒有辜負組織的信任,順利的在大隊裡面發展出來了數名黨員,還成立了中共特支,爲後來的抗戰勝利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也正因此,當抗日戰爭結束後,三個人都得到了組織的重用,分別擔任團級政委,三個情同手足的戰友也因此分道揚鑣,一個去了鳳陽,一個去了滁縣,楊卓羣則去了定遠,擔任定遠支隊的副政委,帶領戰士們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着艱苦卓絕的鬥爭。
經過三年的艱苦抗戰,楊卓羣順利見到了勝利的那一天。
黨和國家不會忘記任何一個有功的人,新中國成立之後,楊卓羣被調去北方工作了三年。
如今革命勝利了,單身多年的楊卓羣也開始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和一位姑娘喜結連理。當1952年他被調到杭州,在省委工作時,妻子的肚子裡面已經懷上了孩子。
剛到杭州不久,妻子就給他生下來了兒子小楊。
在省委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楊卓羣又被調到了杭州市鋼鐵廠擔任黨委書記。
此後,楊卓羣的人生就和其他的老革命一樣,看着孩子們一天天的長大,結婚生子,自己則一天天的變老、退休。坎坷他和同志們在黨的領導下建立的社會主義祖國,一天天的變得更加強大、富強。
2001年,楊卓羣含笑離開了這個世界。
打不開的櫃子
過去了快半個世紀,當年的“小楊”如今已經被人們叫做“老楊”。父親走了之後,老楊和母親、妻子等家人開始清理老人生前留下來的遺物。
其實也沒有什麼好清理的,老人生活簡樸,衣服都沒有幾件,財物之類的就更不用說了。如果說有什麼東西可能很重要的話,那應該數楊卓羣老人經常用到的那個櫃子了。
家裡的櫃子最起碼有幾十年的歷史了,自老楊記事起就存在。
父親對這個櫃子很“寶貝”,還專門配了個鎖。當孩子們問他裡面是什麼東西的時候,楊卓羣總是一臉高深莫測的表示:“秘密”。
至於打開櫃子給孩子們看看,滿足一下他們的好奇心,那更不可能了。
自小到大,老楊都很好奇父親這個櫃子裡面裝的到底是什麼東西,但父親將鑰匙藏得很好,甚至連母親都不知道他把鑰匙放到了哪裡。以至於老楊都年近五旬了,還是不知道櫃子裡裝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如今父親既然已經走了,老楊就想要把櫃子打開,看一看裡面裝的究竟是什麼東西。
誰曾想,他找了很長時間,還是沒找到櫃子的鑰匙究竟在哪裡。
在這種情況下,老鄉就跟母親商議,要不要請一個鎖匠過來把櫃子門打開清理一下父親的遺物。
然後,母親就生氣了。
在她看來,老頭子既然把櫃子鎖上,就說明裡面是他最寶貝的東西,甚至一直到他撒手人寰都沒有說出來鑰匙在哪裡,這就說明,他根本不想讓家裡人看到他的秘密。
怎麼能人剛走,就強行把鎖打開呢?
因爲母親的反對,這件事最終作罷,櫃子也就作爲父親的遺物之一留了下來。
一轉眼,又過了22年。
2023年5月,“老楊”71歲了,喊他“老楊”的人越來越少,叫他“楊大爺”或者“楊爺爺”的人越來越多。
此時,楊大爺的母親仍然健在,難過百歲的她身體也比較康健。
22年過去,老太太對於一些事情也不再像當年一樣執着了,對於離開她二十多年的丈夫越發的思念,她甚至主動跟兒子提出,想要打開櫃子看一看裡面的東西,可以留作紀念。
本來因爲母親反對,楊大爺已經絕了開櫃子的心思,現在眼見她主動提及,那自然再好不過了,趕緊找來了一個鎖匠,將鎖撬開了。
出乎一家人意料的是,櫃子裡面並沒有多少東西,大致也就是一些證件、文件之類的東西。
在整理的過程中,楊大爺突然發現不起眼的角落裡似乎有什麼東西。
這是個用紙包的嚴嚴實實的紙包,將其摸出來之後,楊大爺先是掂量了一下,有點重。
這裡面會是什麼東西呢?
懷着好奇心,楊大爺緩緩的打開了紙包,然後,他的眼神頓時就凝住了:“這是,子彈?”
經過清點,紙包中有3個彈匣,91發子彈。
這些東西也不知道在櫃子裡藏了多少時間,彈匣已經變得鏽跡斑斑的了。
雖然並沒有手槍,楊大爺還是被這些東西嚇了一大跳。他當了71年的守法公民,望着這些東西總覺得有些心驚肉跳的。報紙上經常宣揚發現槍彈就要上交,也不知道父親從哪裡得到的這些子彈和彈匣。
現在這些東西可都是違禁品啊,萬一要是被警方知道了,自己會不會受到處分?
而且,雖然這麼長時間過去,這些子彈應該已經受潮,不會有什麼危險。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經過了幾個小時的思想鬥爭,楊大爺終於下定了決心:“把它們全部上交給政府!”
於是,楊大爺抄起了一個綠色的塑料袋,將這些違禁品全部裝進去,然後急匆匆的奔向派出所,這也就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一個彈匣,一段歷史
警方經過辨別後發現,楊卓羣留下來的三個彈匣和91發子彈,並不是同一種類的。
其中一個彈匣是屬於美式M1卡賓槍的,與之配套的有15發子彈。另外兩個分別是屬於54式手槍的彈匣和另一支小口徑手槍的彈匣,配套的子彈分別爲45枚和31枚。
這三個彈匣,可以說無聲的記錄了楊卓羣參加革命後的光輝歷史。
M1卡賓槍是二戰期間美軍最常使用的輕武器,本來設計之初並不是打算用來給一線戰鬥人員使用的,而是給指揮官自衛用的。但因爲這槍很輕,而且後坐力低,彈匣大,很受軍隊歡迎。
二戰期間,這玩意生產出來了600多萬支,因爲量太多,美軍自己根本用不完,就給當時還是盟友的中國輸送了數萬支。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又送給了國民黨很多自己不用了的M1,當然,因爲蔣介石這位“運輸大隊長”的存在,這些東西最終還是便宜瞭解放軍。
因爲這槍很適合我們,解放戰爭期間,解放軍還專門試着對之進行了仿製和國產化。
楊卓羣的這一個彈匣,很可能就是在抗日戰爭或者解放戰爭之中得到的,作爲那段血雨腥風歷史的見證保留了下來。
54式手槍在國內可以說是大名鼎鼎,這款仿製蘇聯TT1930/1933式的手槍,有着重大意義。
在建國之初,因爲我國沒有像樣的軍工業,手槍全都是從敵人那裡繳獲的,這也就導致部隊連統一型號的手槍都沒有。
1951年,在蘇聯同志的幫助下,我國開始仿製TT1930/1933式手槍,取名爲“51式”。但這手槍在朝鮮戰爭時暴露了一些問題。經過三年的研究、改進,我國最終推出了54式手槍,全名“1954年式7.62毫米手槍。”
54式手槍威力大,射程遠,穿透力強,同時結構還很簡單,易與製造,在國內很受歡迎,到1987年時已經生產了3500萬支。
楊卓羣身爲一名幹部,擁有一支54式自然很正常。
我國自研的第一代小口徑手槍是92式5.8毫米手槍,92式手槍有兩種口徑,一個是9毫米,一個就是5.8毫米。
5.8毫米的92式主要是佩給部隊基層指揮員和特種兵的,首長的警衛員也會有。可以想象,身爲一個退伍老兵,楊卓羣對這一款用來取代54式手槍的新品種肯定很感興趣。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無法知道楊卓羣當初小心翼翼保存彈匣和子彈時的真實想法,和具體過程了。彈匣都能留下,槍身不可能留不下來。既然櫃子裡面沒有槍身,我們可以猜測,他可能已經將槍身上交了,留下彈匣和子彈則是爲了紀念那段光輝的歲月。
只是,這些東西畢竟是有一定危險性的。湖區翠苑派出所的民警收下了它們,並對楊大爺主動上交違禁品的行爲予以了肯定和讚揚。
當楊大爺心滿意足的離開之後,子彈、彈匣被送交到了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楊卓羣老人一直到離世都保留着這些回憶,他逝世之後楊大爺主動將之上交,消除了一個不穩定因素,這起特殊的“上交違禁品”事件,至此算是迎來了一個圓滿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