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新書,推薦這 13 本

六月新書推薦,國內原創文學中,我們既能讀到作家陳丹燕女性視角下的“尋根”故事《阿玉》,又能讀到作家張楚在小說《雲落》中那些熱氣騰騰的縣城生活;而作家楊瀟最新的旅行書寫《可能的世界》同樣值得細讀。

本月推薦的外國文學中,更多是以傳記形式呈現出不同創作者的人生側面——其中包括詩人辛波斯卡兩部視角全然不同的傳記《辛波斯卡:詩心獨具的私密傳記》與《塵封的紀念物、摯友與夢》,前者通過各種生活細節與人生經歷來發掘辛波斯卡的內心世界,後者則將辛波斯卡置放在時代層面去建構一個更具公共形象的詩人形象。

2024年已經加載50%,加上六月份的新書,上半年我們共推薦了57本,可能總會有一本陪你走過一段路,也歡迎留言推薦這半年裡你最喜歡的一本書。願2024年餘下的日子裡,你與《雲落》筆下的女主萬櫻一樣,有“使不完的力氣,耗不完的生機”。

《阿玉》

作者:陳丹燕

出版社:山東文藝出版社

出品方:果麥文化

出版年:2024-4-15

推薦人:渡水崖

這是一個女性視角的“尋根”故事。與傳統敘事不同,着墨點不在那些宏大的家國曆史、家族宗祀,而是追溯自我腳步可以抵達世界各地的自由、知識和閱歷、愛的能力之來處——將自己託舉出來的另一個女人。作者是旅行作家陳丹燕,也可由《阿玉》得知她特殊的成長背景:她的姓是跟着父親因戰爭年代的革命需要改的,本姓李,書名上的阿玉也並非她的母親,而是父親的姐姐,一生未嫁、帶過兩代五個孩子的她的姑母,本名李玉娟。在自己五十多歲、對方近百歲羸弱之時,陳丹燕想要留下她存在過的痕跡,先“回去”找她。而陳自己在北京上海出生和長大,對祖籍廣西平樂是完全陌生、此前未踏足的,也坦陳無歸屬感,只是“戶籍上的一個地名”,她以父親即阿玉弟弟的回憶作引,看見阿玉,讓阿玉浮現,爲她立傳。

最動人的是那份情深,在寫阿玉時陳丹燕的筆觸幾乎就是個小孩子,足見得兩人的親密、彼此依戀和理解。阿玉有舊時代女性典型的命苦,沒有讀書識字的機會,十八歲開始代母責,饑荒中因撿來的食物中毒聾了耳朵。將弟弟養大供進大學花光了她的少女階段,跨越戀愛和婚姻,直接深居廚房,“一輩子都沒有假期”,陳從小做噩夢都是又戰爭了自己逆着人羣回家,帶不知世事的她一起逃跑。這樣的阿玉是複雜的,她是一個最最傳統的女性,作爲一輩子的“處女”而自視潔淨,在養老院也要與她人分開洗衣,但她又憑藉最最跌宕的生命閱歷,得以不信神,不信婚姻,不信落葉歸根,保有真正的潔淨和清高,成爲一個精神上絕不算傳統封閉的女性。

今天的我們可以如何看待這樣的女性?《阿玉》給出一種回答:“也許家庭婦女缺少職業婦女的許多能力,這樣的侷限卻反襯出她們愛的能力。”阿玉一生沒有受過“偉大”“奉獻”的教育洗禮,她把全部的自己投入弟弟一家是外部環境的侷限,也是在一定的其他可能性出現如當幼兒園老師時的自主選擇,她爲此驕傲,也對弟弟和孩子們的愛始終純然,即使這很“傳統”,也不容輕視,不可否定它的價值。最後,阿玉在陳丹燕跑去爲她買一個熱饅頭的心願滿足下離世了,她的名字被用她教的手藝繡上針腳(書封),好像另一種愛的能力的延續。

《雲落》

作者:張楚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2024-5

推薦人:阿童木

如果讀《雲落》的間隙要挑一張專輯來聽,我會選《華北浪革》。

不過《雲落》並不革命,甚至談不上浪漫,這個距渤海灣不過百八十里的縣城,在作家張楚一筆一劃的建造和編織之下,每一種花都有名字,每一道食物都有來歷,每一個人都有普通的職業:搞工程的,開驢肉館的,賣窗簾的……但普通人也可以有波濤洶涌的內心生活,如果描寫他們的人本身又飽含深情,這縣城的精彩就不輸紐約巴黎北京上海。

故事的主角萬櫻,張楚形容她是“身上沒有這個年歲的女人慣有的水果微糜之氣,倒是那種曠野的清朗,那種深夜隱隱傳來的摻雜着玉黍、稻穀和甘草的氣味”,聽起來很清爽吧還有點詩意,但是我,一個朝陽區21層大廈裡飽受頸椎病折磨的打工人,則主要震驚於她旺盛的精力,且看她的作息:

晨起掃大街,上午在窗簾店幫工,晌午給老太太做飯,下午去按摩店給人推背,此外還要照顧常年臥牀的植物人丈夫以及與另一個比她年輕十幾歲的男人熱情戀愛,一點沒閒着。

萬櫻不是個例,雲落也許還有幾十上百個萬櫻,他們身上有的是使不完的力氣,耗不完的生機,他們所在的這塊地方,人們與草木一起瘋長,吃飯與繁衍是頂頂重要的事情。張楚就生活在他們身邊,記錄下日日夜夜發生的事情,也就寫下了一段華北縣城的心靈史。

《可能的世界》

作者:楊瀟

出品方:單讀 / 鑄刻文化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2024-5

推薦人:蕭軼

自媒體淡出之後,楊瀟藉助《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驛道上尋找西南聯大》,讓我們見證了媒體衰落之後媒體人轉型的無限可能。三年之後,《可能的世界》輯錄了他在2010年代的旅行書寫。這些文章的結集,不僅讓我們跟隨他的腳步穿梭在世界各地,隨着他的目光觀摩異域的政治理想與社會文化,借用他的耳朵聆聽個體命運在時代巨輪下的浮沉起落,跟隨他的思考共同回望全球的變化,進而反觀我們自身。

每每讀完一篇,總不免掩卷而有所思:這些文章寫於楊瀟行走世界各地的2010年代,這種時間與空間的疊加,不僅讓人緬懷那個年代的媒體賜予了楊瀟行走世界各地的機遇,也讓人歆羨楊瀟幸運地親臨了那個年代的媒體際遇。“整個世界都在你周圍發瘋亂轉,而我們卻在這麼個地方安靜地待着,真是太奇怪了。”這是一位紐約小哥在印度聽聞特朗普當選時蹦出的話語,楊瀟這句載於序言中的話語,或許可以成爲我們“擁抱世界”的自問式理由。

在愛爾蘭篇中,楊瀟從美墨邊境到巴以邊境的“牆上之牆”展覽中意識到,船和牆是貝爾法斯特最耐人尋味的兩個圖騰,也可用於歷史變遷下的人類生活之借喻:“船是一樁悲劇,卻是那個樂觀繁榮時代的產物;牆是和平象徵,卻拖着仇殺與戰亂的長長陰影。船是活的,牆是死的。船是未來,牆是返祖。歷史鐘擺總是在船與牆之間搖擺。船是移民,是流亡,是奧德賽;牆是原鄉,是終老,是美杜莎。船是自由的戰慄,牆是安全的風化。船是冒險的,也可能是瘋狂的;牆是穩重的,也可能是麻痹的——這是喬伊斯在《都柏林人》裡一再使用的詞語。船是全球化,牆是部落化。船是世界公民、牆是身份政治。船總是看着遠方,要尋找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東西;牆眼裡只有鄰里,確信情感與道德會隨着距離拉大而不斷衰減。”

全書以愛爾蘭篇作爲旅行的結尾,恰如其分地叩問着散佈於全球各地的我們每一個人。的確,和平年代往往歆羨見證歷史,戰爭年代又恐懼歷史降臨,但也正如楊瀟的結尾之句:“除了體育比賽,沒人真希望去‘見證歷史’,但就在那個如朝露般短暫的早餐,我好像聽到了鐘擺開始轉向的聲音。”

《穿過一無所有的空氣》

作者:【加拿大】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譯者:李琬

出品方:新經典文化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4-4

推薦人:渡水崖

六月見到這本美麗的書,無法抑制自己不走向它,翻開它。必須先稱歎紫、粉、綠色層疊如引人進入窗外空間、望見飛鳥的封面設計,及似有鳥撞意喻、可以任意框住幾行自己喜歡的詩句的主題書籤,再適合不過阿特伍德這位文字直通感官、組合方式如她自己的發明的充滿魅力的作家和詩人了。在夏天讀,尤其感到世間萬物的靈氣都被吸納進她的詩歌小劇場,有時是一大片寬闊也精細的景緻(“此時池塘很美,/黃色石頭,綠色苔蘚,巖薺,/廢棄許久的墓地,瘦弱又年邁的柳樹。”《這片峽灣看起來像湖一樣》),有時是社會活動(“蛋殼屑散落在公園四處/像壓碎的蝴蝶翅膀,/像沙子,像彩色紙屑”《弗裡達·卡羅,聖米格爾,聖灰星期三》),有時是家中小貓的靈動姿態和擬聲(“一列小小的、毛茸茸的蒸汽火車”《鬼貓》)……

她是深深凝視外部世界的一雙慧眼,“世界更黑暗了”。詩中有自然污染(“在夜晚高層建築之間的/空氣中,當你點燃你僞造的曙光/音樂就消亡了:/你的光亮是羣鳥最後的黑暗”《致命光線意識》)和人類文明的沉淪(“諸神皺眉時,天氣糟糕。/諸神發笑時陽光明媚。/現在我們總是笑,/額葉切除術後的呆滯微笑,/於是世界灼燒”《諸神的黃昏》),也有性(“肯定不是,我們想:/肯定不是這個進入那個!/不會是這樣髒的嘴/和這樣爛的牙!那烤梅乾,那肉垂!//拜託,請穿好你的衣服。/它們存在必有原因:/將你從你自身拯救出來,/你自身的偷窺癖。”《其他所有人的性生活》)、性別的謊言(“許多你並不想要的東西/僞裝成鮮花到來。”《公主衣裝》)和關係暴力(“憤怒是紅色的/飛濺的血的顏色//他充滿了憤怒,/你努力去愛的男人//你打開門/死亡就站在那”《獻給遇害的姐妹的歌謠》)。故阿特伍德的創作是同一個底層邏輯,讓這本詩集讀起來像是《使女的故事》和《證言》的切片,大朵煙花炸開散下來的一粒粒火星。

她也凝望自己,“我更老了”。這種凝望是帶着好奇和勇敢之心去面對局部,進行對衰老、生死的自我探問與回答:失去水分而顯稀薄的頭髮(《護照》)、磨損的手指(《終止》)……寫這些詩的她抵達八十歲,她的伴侶、作家格雷姆·吉布森在這其間去世,扉頁上也寫將這本書獻給他。

總體上,阿特伍德的詩是很有趣和想象空間寬闊的,她毒舌得很可愛,也許搭配原文還會更有詼諧效果,因也有英文字母形狀、詞性和發音引發的遐想。讀她的詩集感到歲月的重量與輕盈感可以同在,愛的純然與質疑可以同在,同時,它也勾起讀者的樸素愛意,是在今天也能實體書籍存在的意義。

《我們的作家》

副標題:拉美文壇十聖

作者:【智利】路易斯·哈斯

譯者:陳皓 等

出品方:99讀書人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2024-5

推薦人:思鬱

不出意外,這大概是我今年讀過最好的批評文本了,還是寫於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不得不感嘆,好的文學很多,好的批評太少了。

這是關於拉美文學的論著,書中論述了十位拉美作家,基本上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拉美大神,比如博爾赫斯、魯爾福、馬爾克斯、略薩、富恩特斯、科塔薩爾、卡彭鐵爾、阿斯圖里亞斯、奧內蒂,其中只有一位若昂·吉馬良斯·羅薩的作品很少看到,其餘人的作品都有中文版。看起來,這本書寫的人物都是老生常談,畢竟談論那些熟悉的作家很容易,推薦新人更有價值,畢竟後拉美文學時代,需要新鮮的血液。

但是別忘了,這本書寫作的時候,書中的作家大都未成名,或者只在拉美本土小有名氣。哈斯花費了將近兩年的時間,東奔西走,尋找當時他心目中具有代表性的拉美作家,在對話的基礎上,結合他們已經發表的作品,完成了這本書的寫作。書中每一章都是一篇精彩的人物小傳,極佳的作家印象記,也是非常難得的批評文本——我一直認爲,好的傳記本身就該是一篇好的批評,哈斯的這本書給我的論斷提供了一個好的論證。衡量批評最好的標準就是時間,時隔半個世紀後,我們重讀這些文字,依然能被其中的分析所折服,被其中的論斷所打動,這大概就是好批評的魅力所在。

書中有很多精彩的部分,比如寫科塔薩爾、馬爾克斯、博爾赫斯等等,我尤其喜歡寫魯爾福的那一章哈斯對魯爾福的描述,讓我看到了一個好的批評家也是一個好的文學家,他對魯爾福的觀察和描述,讓我們意識到作家與他們的寫作之間並不全都是統一的。

在寫馬爾克斯的那一章中,哈斯已經意識到了拉美文學的“爆炸”即將到來了,他甚至敏銳意識到,這些作家的出現將徹底改變拉美文學。這種文學的神諭時刻,是拉美文學的魅力造就的。

《洛爾迦,被詛咒的詩人》

作者:【西】弗朗西斯科·翁布拉爾

譯者:李卓羣

出品方:南京大學出版社·守望者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24-5

推薦人:把噗

本以爲是一本普通傳記,沒想到是深刻而尖銳的評傳。作者弗朗西斯科·翁布拉爾通過對洛爾迦作品的深度解讀,帶讀者走入了這位天才詩人複雜的內心世界。該書顯示出作者深厚的理論功底和文學素養,他將洛爾迦放置於西班牙詩歌傳統的歷史脈絡中,對洛爾迦人格的三重撕裂——生命與死亡,善與惡,性別、心理與道德作出了深度剖析。

洛爾迦的形象,被他滿懷赤子之心、易於吟唱的謠曲所遮蔽。事實上,洛爾迦是巴塔耶所言“文學與惡”的代表,是波德萊爾、愛倫·坡、阿爾託、迪倫·托馬斯等詩人的後繼者。翁布拉爾通過“魔靈”這個概念,破除了長期以來人們對於洛爾迦的想象和定位,不再是永遠的“安達盧西亞之子”,而是一個在詛咒與祝福之間掙扎、通過創作尋求救贖的複雜個體。洛爾迦的詩如同他的生命,充滿了對"惡"的深刻理解和對生命本質的反思。

《辛波斯卡》

副標題:詩心獨具的私密傳記

作者:【波蘭】尤安娜·格羅梅克-伊爾格

譯者:毛蕊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年:2024-4

《塵封的紀念物、摯友與夢》

副標題:維斯瓦娃·辛波斯卡詩傳

作者:【波】安娜·比孔特

【波】喬安娜·什琛斯納

譯者:趙禎 / 許湘健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出版年:2024-5

推薦人:蕭軼

幾乎可以如是言之:辛波斯卡有多被雞湯化,她的傳記出版就有多重要。湊巧的是,兩部辛波斯卡傳記幾乎同時出版上市;對比閱讀又發現,這兩部傳記視角全然不同:兩本傳記都收入囊中進行互補閱讀,或許更能建立起辛波斯卡的立體形象——外部呈現的與秘密堅守的辛波斯卡。

某種程度而言,《塵封的紀念物、摯友與夢:維斯瓦娃·辛波斯卡詩傳》更側重於辛波斯卡的公共層面或“外部呈現”,與20世紀波蘭的社會文化疊放在一起,與當時的歷史事件結合起來,將辛波斯卡置放在時代層面去建構一個更具公共形象的詩人形象,尤其對於中國普通讀者而言,過久且過分地將辛波斯卡詩歌截句雞湯化之後,重新將辛波斯卡放回20世紀波蘭就顯得更加重要。尤其是辛波斯卡在特殊時期與公共事件方面的個人抉擇,無論是辛波斯卡曾經寫下的左翼詩歌,還是辛波斯卡曾經做出的越軌行爲,都值得我們去重新認識,才能更好地認識她的詩歌。

很有意思的是,《辛波斯卡:詩心獨具的私密傳記》作者爲了避免拾人牙慧而故意避開了前者的寫法,通過各種生活的細節與人生的經歷來發掘辛波斯卡的內心世界。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自述的那樣,“我所感興趣的並非是辛波斯卡的外部呈現,而是這位詩人的內心世界、她的個人發展與個性變化。”辛波斯卡留下了大量與朋友之間的通信,藉助這些往來信札的私性材料,作者“嘗試重建出她一生中曾經最堅守的秘密花園”,進而重新閱讀她的愛情、友誼與詩歌。

《街頭詩人》

副標題:薇薇安·邁爾的攝影人生

攝影:【美】薇薇安·邁爾

作者:【美】科林 ·韋斯特貝克

譯者:李鑫

出品方:大風SilentRhapsody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4-2

推薦人:思鬱

薇薇安·邁爾的一切都讓人好奇。她的一生實在太普通了,普通得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線索。她的家人早早去世,她賣掉自己的祖產,一輩子未婚,大部分時間都是給有錢人家做保姆爲生,沒有留下任何遺產和不動產。要不是她租借的儲物倉庫被拍賣,她生前拍攝的十幾萬張的照片和膠片大概也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

正如這個新媒體時代中,差異化身份是最容易引起人們注意的,比如農民工詩人,農民工翻譯海德格爾,保姆攝影師就成爲了邁爾身上最容易引發公衆好奇的標籤。邁爾的攝影生涯跟其他專業的攝影師不同,她默默街拍了幾十年,從來沒有發表過任何作品,也沒有跟同行進行過交流,她的一切攝影知識都是源自一種自發的好奇心,自學成才。她大概也從未重視過自己拍攝的作品,否則就不可能一直將那些膠片藏在自己儲物櫃裡。她晚年彷彿已經遺忘了留下的那些膠片,當她的膠片開始在網絡上引起人們的注意和不斷猜測時,絲毫沒有人想過它們的主人就在他們身邊不遠處。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邁爾多彩多姿的街拍人生。與那些記錄歷史瞬間,刻意尋找宏大敘事,甚至故意擺拍的職業性的攝影不同,邁爾的街拍是隨意的,日常化的,她不刻意尋找題材,她只拍攝能眼前看到的事物,她在隨意之間記錄下了上個世紀六十年到八十年代的紐約和芝加哥街頭的日常史。

邁爾喜歡自拍。我最喜歡她的自拍,邁爾的自拍讓我們看到一個攝影師總忍不住冒頭的自我意識。那個自我是分裂的,有時候喜歡以背影世人,有時候通過折射的光影入鏡,有時候偷偷摸摸在照片的某個角落出現——邁爾的自拍彷彿藝術家的一個簽名,這個默默無聞的攝影師,卻總想在照片中留下自己的印記。我們的自拍是把自我放到最大,邁爾的自拍是把自我縮小到一個點,一個不想被人注意,但是卻可以自己找到的一個點。自拍變成了她與世界溝通的一種方式。

是懷舊催生了邁爾的迅速成名,是網絡讓邁爾的照片迅速傳播,是保姆攝影師的奇特身份引發公衆的好奇心,引起了一場尋找薇薇安·邁爾的狂歡。

《王安石“強辯”考》

副標題:十一世紀中國政治的常識與詭辯

出品方:漢唐陽光

作者:周思成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4-5

推薦人:蕭軼

近些年來,宋史成爲顯學,宋朝人物也成爲炙手可熱的書寫對象。不過,對於宋代社會及其人物書寫,面對紛繁浩瀚的史料大廈,都需要面對周思成所強調的現實問題:“素材的主觀性和多樣性越強,越能展現歷史的復調性,本事好事,但有一個前提——史家能以‘歷史的’、相對客觀的方式來處理這些素材。可惜,對於宋代編修官私史書來說,黨派立場、政治權力產生了更嚴重、更系統的干擾”,“改寫歷史,爲現實政治張目”,極其容易因“習染某種政治偏見的歷史書寫”而成爲“詆誣之史”或“美顏著述”。

儒生在政治理想與現實實踐之間的壁壘溝壑,彷如在宋代達成了中國歷史的最佳時刻,讓後世文人對這段歷史充滿了迷戀之情。然而,這也造就了另一番景象:在想象的溫情之餘,忘卻了史學的敬意。對於思想實踐最爲活躍的熙寧變法時期,正如周思成所揭示的那樣,咄咄逼人的朝堂強辯現象,新舊兩派的浮沉命運及其譭譽兩極,是諸多因素共同形塑的特殊歷史現象:皇權偏好、個體性格、辯論技巧、制度激勵、權利網絡、行政作風等等。

周思成此書圍繞王安石“強辯”性格及其後世書寫展開,詳究細察了北宋熙豐時期的政治生態、士人形象、皇權性格、輿論爭奪及歷史編修等不同維度,幾乎以考據癖般重新審視了留存至今的“史料陷阱”,細心甄別了史料編纂的表裡話語,重新建構被墨汁污染與唾沫湮滅的北宋輿論場域,重新審視了政治角力的現實邏輯與後世印象的原因所在。這部被周思成自謙爲邊角料小題目的思想史著述,借“強辯”一詞考察了北宋歷史及後世宋學的多面問題,不僅重新考察了變法前後的政治生態、士人肖像及輿論操控,還以小切大地呈現了歷史研究應當注意的諸多問題,爲歷史愛好者及書寫者提供了警示般的方法範本。

《洞穴公案》

副標題:中華法系的思想實驗

作者:秦濤

出品方:大學問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24-5

推薦人:蕭軼

《洞穴奇案》《電車難題》早已成爲世人熟知的辯論公案,法律史學者秦濤的這部《洞穴公案》不妨稱之爲“食人公案”。正如副書名“中華法系的思想實驗”所揭示的那樣,秦濤意欲藉助虛構的“食人公案”之判決,採取中國古代的朝堂集議之方式,審視不同身份不同立場之人的觀念衝突,呈現中國古代法律思想史上的倫理維度。

當然,作者採取了穿越的方式,讓不同身份的人挪用了不同時期的法令律條及其倫理思想,才能構成這部喧囂嘈雜的“思想實驗”。也正因這種律條穿越的挪用,使得不同身份的辯論者,不僅呈現了不同思想流派的倫理衝突,也鋪陳了不同歷史朝代的律法思想。它既是對中國倫理思想面對法律的審視,也是中國古代法律面對倫理的博弈,還能讓讀者在穿越虛構的法庭模擬中瞭解中國古代法律思想史。

當然,書中還有諸多層面可以藉機闡述,比如欠缺法律專業知識的知識分子羣體如何談論一件難以裁決的公共事件、中國傳統倫理如何應對成文律法的價值衝突、例外狀態下的個體究竟該當如何做出自己的抉擇、司法審判如何面對公共輿論,乃至朝堂與民間又該如何面對聖裁製詔與倫理左右等影響司法的局面。

《耶拿1800年》

副標題:自由精神的共和國

作者:【德】彼得·諾伊曼

譯者:張見微

出品方:望mountain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24-5

推薦人:蕭軼

在經歷了法國大革命的動盪十年,拿破崙憑藉卓越的軍事才能取得了一系列關鍵性的戰爭勝利,終於在1799年策動政變成爲新的執政官。18世紀末19世紀初,在法國大革命的餘波與拿破崙的鐵蹄下,歐洲各國紛紛“以抗擊像致命的病毒一樣在法國肆虐的‘自由流感’”。世紀之交的耶拿小城,聚集了一羣剛剛嶄露頭角的德國哲學家、詩人等影響歐洲乃至世界的天才們,他們希望用哲學和文學來替代政治行動的主義和革命暴力的宣傳:“通往渴望已久的政治自由的道路,需要穿過哲學思考和詩性想象的針眼,如此才能彌合自由與自然之間的鴻溝,併爲一個仍然完全不確定的新時代鋪平道路。”

在耶拿這座小城,避亂而來的智識羣體依然無法逃離時代的命數,他們懷揣着對自由理想的熱忱與願望,面對着現實世界的困惑與焦慮,在混亂的情愛和激烈的思辨之下,謝林的自然哲學將影響後世的思維方式,黑格爾在此完成了《精神現象學》,費希特的無神論將重擊現實的秩序,歌德與席勒的戲劇想法也在此碰撞;他們聚集成爭辯的沙龍,也創辦着新銳的雜誌,接受着逃亡者的到來,書寫着突破性的文學作品,詩人的想象力則讓歷史說話,“既召喚出黑暗的時代,但又眺望更有希望的未來”。

這些智識天才們從四面八方聚集在耶拿,等待着世紀鐘聲的來臨,也呼喚着理想社會的誕生。他們在耶拿的現實處境與智識活動,不免讓我想起抗戰時期的中國本土:無論是敵僞誘降下的南遷學人,還是東南各省的西遷教授,他們也身懷着文化抗戰、學術報國的熱忱與理想,讓曾落腳於蒙自小城或諸如李莊古鎮,成就了特殊時期的學術重鎮。在抗戰時期,還有更多值得書寫的人文座標,它們也曾像耶拿一樣聚集了民國時期避難或暫居的智識羣體,他們通過學術研究、文學創作和創辦刊物等方式,既在地影響了當地的文化,也對外輻射了全國的智識,比如江西的泰和、福建的永安……

《戰爭、法律與現代世界的形成》

作者:【英】琳達·科利

譯者:姚軍

出品方:後浪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出版年:2024-5-1

推薦人:把噗

現代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一般而言,現代世界的誕生與共和思想、民主制度、民族主義、工業革命等推進息息相關。在《戰爭、法律與現代世界的形成》一書中,作者琳達·科利卻獨闢蹊徑,從戰爭與法律的角度重新闡述了現代世界的形成過程。在她看來,現代世界的興起是各國創制成文法律,推動權利發展和國家變革的歷史進程。而成文法律的制訂,則主要源於戰爭的需要。

正如該書英文名“槍、船、筆”所示,《戰爭、法律與現代世界的形成》不僅分析了軍事壓力如何推動立法活動(槍),還指出了交通工具的發展(船)和印刷業、出版業的普及(筆)在法律傳播過程中的關鍵作用,進而影響了民衆的政治觀念和權利發展。書中特別提到成文法律在推動政治變革的同時,也可能成爲排斥特定羣體如婦女、殖民地居民的工具。這其實提醒我們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要不斷審視和調整法律以保障所有人的權利。

2024

本月書單推薦人

蕭軼

思鬱書評人

渡水崖

把噗

阿童木

編輯 | xuyan

主編 | 魏冰心

知識 | 思想 鳳 凰 讀 書 文學 | 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