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億元大基金,最新動向公佈!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9月2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前期,經國務院同意,金融監管總局推動中國人壽、新華人壽開展試點,共同發起設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募集保險資金投資資本市場。該基金註冊資本500億元,已正式開始投資運作,目前進展順利。

10月11日,從中國人壽集團最新瞭解到,截至9月30日,總規模500億元的該基金實收股本320.10億元,主要投向了關係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取得積極成效。

已投320億元,把握住了建倉時機

今年初,上市公司中國人壽與新華保險各出資250億元,共同設立規模500億元的鴻鵠志遠(上海)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下稱“鴻鵠基金”)。鴻鵠基金於2月29日成立,3月1日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於3月4日正式啓動投資。截至9月30日,鴻鵠基金實收股本320.10億元,主要投向了關係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取得積極成效。

今年6月28日,在新華保險股東大會上,時任新華保險副總裁、董秘龔興峰也曾迴應鴻鵠基金運作情況。“我們與中國人壽之間的合作順暢,目前資金已經配出來了很大一部分。在這一輪市場變化過程中,新華保險與中國人壽方面、合資公司一起積極地開展工作,使合資基金能夠基於市場化原則,快速地配置資產,從而真正獲得長期性和價值性的投資機會。從目前來看,我們認爲還是把握住了建倉的時機,目前也在動態地優化相關策略。”

7月7日的新華保險2024年公衆宣傳日活動上,新華保險董事長楊玉成曾介紹,鴻鵠基金彼時已投出超200億元,爲資本市場注入長期穩定資金。

據相關公示及公告信息,鴻鵠基金原則上一年內完成全部實繳出資。

從投向來看,據此前新華保險披露,鴻鵠基金的投資範圍包括:

在股票市場進行投資時,鴻鵠基金將選擇具有較大市值、流動性好及較高市場影響力的優質上市公司。

中國人壽曾表示,該基金擬投資於公司治理良好、經營運作穩健的優質上市公司股票,按照市場化原則進行投資運作,根據市場形勢把握建倉時機,動態優化策略。

積累了哪些經驗

作爲改革試點,鴻鵠基金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和“長錢長投”原則,積極探索“耐心資本”投資規律,努力形成可操作、可復刻的投資風格和策略。“這半年來,鴻鵠基金積極探索,積累了一些經驗。”中國人壽相關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進一步解釋,具體來看,一是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穩健投資的投資理念。這是長期投資的根本,也是公司設立的初衷。二是選擇競爭優勢明顯,治理結構優良,具有良好商業盈利模式的上市公司,買入並長期持有。三是在股票市場低迷、市場信心不足、上市公司股價被錯殺大幅下跌時,鴻鵠基金堅定買入。四是建立與長期投資相適應的投資考覈評價體系。鴻鵠基金堅持長期投資,建立符合長期投資的考覈體系。將考覈期限拉長,例如從1年延長到3年。考覈指標也要相應調整,聚焦總投資收益率,兼顧綜合收益率。

“鴻鵠基金長期投資對提振資本市場有重大意義。”該負責人表示,鴻鵠基金實現了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和活躍資本市場雙結合,具有較強的示範效應,爲保險機構設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支持資本市場持續穩健發展,提供了先行經驗。

有利避免險企短視投資

爲何保險公司要通過設立私募基金的方式進入權益市場,而非直接投資?

多家研究機構指出,通過設立私募基金的方式投資權益市場或有助於放鬆險企受權益市場波動造成的利潤壓力,可進一步避免短視投資、充分發揮險資“長線資金”優勢。

此前,保險公司在權益投資方面普遍較爲謹慎。原因之一在於,雖爲長線資金,但險企權益投資的短期波動往往直接體現在當期的利潤表中。尤其2023年起,金融工具準則(IFRS9)的實施與權益市場的波動疊加,險企利潤浮動受到市場廣泛關注。

具體而言,舊準則下,金融資產分爲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 貸款和應收賬款、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四大類。實踐中,上述分類計量方式混雜,同一標的金融資產可能被分爲不同類型。

新準則下,直接根據計量方式將金融資產分爲兩大類——按攤餘成本計量(AC)、按公允價值計量,後者再分爲變動計入當期損益(FVTPL)與其他綜合收益(FVTOCI)兩種,標準更爲清晰。

但對保險公司而言,新準則下,大量金融資產被分類爲按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當期損益類型,利潤隨市場波動變得更加劇烈。2023年二季度及三季度,曾有多家上市險企資管負責人在業績發佈會上呼籲,單季度投資收益的波動不能代表公司真實的投資管理能力,希望市場理性看待權益資產投資價值及其固有的波動性,並着眼於長期視角來評估投資表現。

保險資金具有規模大、來源穩、久期長的特性,是市場中的長線資金與耐心資本。業內人士曾指出,(鴻鵠基金)由頭部險企共同設立、規模高達500億元、期限長達10年、聚焦二級市場優質標的的基金設立,旨在積極響應監管鼓勵長線資金入市的號召,將爲市場傳遞積極信號。另有研究機構指出,後續如有其他公司跟進,有望帶來千億元增量資金入市。

綜合自證券時報·券商中國、中國證券報、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鄭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