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億美元出售核心業務,全球透析巨頭百特醫療“落幕”?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 閆碩 北京報道
靴子落地,百特給出了其腎臟護理業務的最終歸宿。
8月13日,百特宣佈已與投資巨頭凱雷集團達成收購協議,將其已有近70年曆史的腎臟護理業務(Vantive)以38億美元的總交易額出售給後者。根據最終協議的條款,在某些交易完成調整後,百特將獲得約35億美元現金,目前估計稅後淨收益約爲30億美元。該交易預計將於2024年底或2025年初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腎臟護理業務是百特的核心業務之一。根據百特財報,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收入38.12億美元,其中腎臟護理業務收入11.18億美元,佔總收入的29.3%,是百特第二大業務。百特在第二季度財報中表示,腎臟護理業務的增長,部分是由對急性療法和腹膜透析產品的需求推動,但部分被中心血液透析產品銷售額下降所抵消。
此前,腎臟護理業務被拆分還是出售一直處於搖擺不定的狀態。今年5月,就有百特內部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爆料稱,“腎臟護理業務部門的最終歸屬始終未定,公司一會拆分,一會收購,一會管理層變動,再這樣折騰員工真的受不了。”
一個多月前,業內有消息稱,百特正考慮以超過40億美元的價格將其腎臟護理業務出售給凱雷。如今,雙方正式官宣這一收購協議,只不過價格未到40億美元。
對於此次出售,百特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osé(Joe)E. Almeida表示:“今天的公告標誌着,我們在2023年初宣佈的戰略轉型進程中又邁出了關鍵一步。由於這筆擬議的交易,百特將成爲一家更專注、更高效的公司,能夠更好地重新定義醫療保健服務,推進惠及患者、客戶和股東的創新。”
回顧百特這一年多的轉型,裁員、關廠、出售常伴其左右,“降本增效”成爲其發展的關鍵詞。
歸屬已定
作爲三大透析巨頭之一的百特,最終還是選擇出售腎臟護理業務。而就在去年初,百特還在嘗試將腎臟護理業務拆分,並完成獨立上市。
2023年1月,百特發佈公告稱,計劃在未來的12~18個月內完成對腎臟護理和急性治療部門的拆分,將其作爲一家獨立上市公司。同年7月,百特宣佈新公司的名稱爲Vantive,預計將於2024年7月或更早推出。
根據公告,該業務在全球擁有超過23000名員工,2023年收入爲45億美元,佔總營收的30%。此外,2024年一季度公司收入35.92億美元,其中腎臟護理業務收入11.02億美元,佔總收入的30.7%。
不過,今年3月,百特提出,與最初想法有所不同,其正在尋找潛在的出售交易,而非此前宣佈的分拆上市。同時指出,無論最終選擇何種方式,公司都將在2024年下半年完成對腎臟護理業務的分拆。在今年5月初發布一季度財報時,百特再次對此進行了強調。
今年7月,業內有消息表示百特正與凱雷集團接觸,欲出售其腎臟護理業務。消息一出,百特的股價上漲超5%。
8月6日,José(Joe)E. Almeida在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衆所周知,我們在2023年1月啓動了戰略轉型,將百特重塑爲一個更簡化、更敏捷、更專注的公司。我們計劃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將腎臟護理業務從百特剝離,以便爲兩家公司提供更好的戰略清晰度和更大的靈活性,以追求其獨特的投資重點。我們正在繼續朝着分離的方向穩步前進,雖然最終的路徑還沒有確定,但我們目前預計分離將發生在2024年底或2025年初。”
一週後的8月13日,百特正式發佈出售腎臟護理業務的公告。當天,二級市場上,百特成交額爲3.36億美元,較上個交易日增加219.09%,當日成交量爲972.28萬。
百特方面表示,交易完成後,百特預計實現4%~5%的年營業銷售額增長率。到2025年其營業利潤率約爲16.5%。百特將繼續優先考慮資本配置,並期望將投資導向高增長、高回報的機會,以推動業績增長。爲此,百特將繼續專注於去槓桿化,並預計到2025年底將達到低於3.0倍的投資級目標。
動作頻頻
根據百特財報,2024財年前六月公司累計收入74.04億美元,同比增長2.55%;前六月累計淨虧損2.72億美元,同比擴大189.36%。
不僅如此,在具體的業務上,百特面臨也着一些無法規避的難題。
比如,上述爆料者稱,一方面,百特葡萄糖腹膜透析液是否選擇努力入圍國採仍在舉棋不定,擔心中選之後,產品收入會大幅降低,而不中選又很難保證產品銷量;另一方面,在部分產品進入集採後,百特也在進行產品的更新替代,但新產品像艾考糊精腹膜透析液的產能卻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引起全國多地患者的投訴,備受媒體關注。
對此,醫療戰略諮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其實對企業來說很難完全逃避集採,企業參與集採時,雖然價格有所降低,但能夠保證一定的市場佔有率,營銷成本也會因此進一步削減,對降本增效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對於產品產能不足,北大縱橫管理諮詢集團合夥人王宏志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企業要有最基本的契約精神,積極兌現簽約內容,這就要求企業在投標時就做好自身產能的評估工作。
多位市場分析師向記者表示,降本增效是百特破局的關鍵,百特需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加強創新研發。
實際上,“降本增效”已經成爲百特一年多來的關鍵詞,也由此引發了“瘦身”、關廠、出售業務等系列行爲。
2023年1月,百特正式啓動戰略轉型。次月,百特在2022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宣佈,預計2023年利潤遠低於市場預期,將裁去至多5%的員工。按照測算,裁員數量將達3000人。
同年7月,百特宣佈關閉美國阿拉巴馬州歐佩萊卡工廠,並裁去近500名員工,預計11月停止歐佩萊卡工廠的運營。
今年3月,百特宣佈將關閉其位於馬薩諸塞州Acton的製造工廠,並解僱59名工人。裁員將從5月3日持續到6月30日生效。
不僅如此,去年5月,百特宣佈以42.5億美元的價格將其生物製藥解決方案業務(BPS)剝離給華平投資和安宏資本。
彼時,百特表示,將利用出售所得來減少債務。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債務來源於百特所完成的一起鉅額收購案。2021年,百特以10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醫療技術公司HillRom,並承擔了後者未償債務,總計約125億美元。
但收購後公司的業績並未達到預期,José(Joe)E. Almeida直言:“因爲這筆收購,我們產生了大量債務,未來,包括商譽在內的長期資產價值可能還會對經營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這場鉅額收購帶來的“陣痛”一直延續至今,步入2024年,裁員、關廠、出售仍在發生。不過,也正是隨着裁員、關廠、出售的進行,百特的業務得以更聚焦,正一步步實現其戰略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