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00億的KKR要來上海! 三井住友、淡馬錫 外資資管“巨頭”紛至沓來
《科創板日報》10月23日訊,(記者 李明明) 10月份以來,上海接連迎來多家知名外資金融機構負責人的到訪。
10月19日,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周小全會見了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亞洲首席運營官兼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傑文(Todd Coltman)一行。10月16日,周小全會見東方匯理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Nicolas VIX一行。
更早前的一週,則是有“華爾街之狼”之稱的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L.P)的來訪。周小全則會見美國KKR集團全球合夥人、亞太區執行主席路明一行時表示,歡迎KKR集團在滬設立人民幣平臺,參與中國的市場投資和申請上海QFLP試點業務。希望KKR集團持續加大在滬業務佈局,深度參與上海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建設。
KKR方面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KKR集團對在中國的投資發展有很大決心,總體的計劃和佈局會擇機逐步批露。*
KKR是誰?
成立於1976年的KKR,總部設在紐約,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經驗最豐富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之一,與凱雷、黑石、德州太平洋並稱“全球四大PE巨頭”。主要業務包括私募股權、基礎設施、投資信貸、對衝基金、資本市場以及房地產領域,集團總資產規模高達51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000億元。
KKR是資深的槓桿收購專家,“槓桿收購”的投資策略就由KKR最早採用並推廣開來。KKR的投資非常重視這兩條鐵律:一是尋求低估值、低市盈率的收購對象;二、公司有足夠的現金流,使未來的現金流足以償還債務又不至於影響公司生產經營。
對勁霸電池(Duracell)的收購,就是KKR運用上述併購原則最爲成功的案例之一。1988年,KKR以18億美元的報價拿下勁霸,到2000年9月,KKR及周邊投資商共從勁霸電池的收購交易中得到了23億美元現金和價值15億的美元股票。
《大手筆》的作者麥克爾·克雷格精選了美國曆史上50起頂級併購的交易,其中至少有6起與KKR公司有關。
2005年,KKR在中國香港建立辦公室,從此進入亞洲和中國市場,隨後募集了亞洲一期基金、亞洲二期基金、亞洲三期基金、亞洲四期基金、亞洲基礎設施建設基金及中國成長基金等多隻投向亞洲的基金,以上基金規模超390億美元。其中,2021年募集的亞洲四期基金總額高達150億美元。
據悉,這18年來,KKR投資了超40家企業,涵蓋從早期的天瑞水泥、聖農發展、青島海爾,到近年的字節跳動、珍酒李渡、瑞辰寵醫、火花思維等,其中不乏明星企業。
比如2018年,KKR參與了字節跳動40億美元的Pre-IPO輪融資;還在2021年買下連鎖藥房公司“全億健康”,這也是近年來中國連鎖藥店最大的併購交易。2022年,KKR領投寵物連鎖醫療企業瑞辰寵物醫院集團,該集團已在全國50個城市擁有近200家寵物醫院,據稱已躋身行業三甲。
KKR 聯合首席執行官約瑟夫 · 裴(Joseph Bae)此前曾在受訪時表示,“KKR投資的核心焦點一直圍繞我們認爲的最佳市場機會點:中國國內消費。"
美元PE巨頭中國求發展
QFLP,全稱Qualified Foreign Limited Partner,即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是境外投資者參與投資中國境內非上市股權的一種形式。獲批QFLP資格後,外資機構在境內設立投資機構作爲一般合夥人,可發起設立人民幣私募投資基金,將境外資本兌換爲人民幣資金,投資於國內的私募股權投資市場。
簡單來說,用境外的資金來投資國內市場。QFLP具有帶動能力強、組織形式活、盈利模式多等優點,便於更好地將外資“引進來”。
KKR爲何在此時發力申請上海的QFLP試點業務?
一位接近KKR的業內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稱,此前包括KKR等在內的美元PE較多投資於中國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領域,如今這些領域的投資機會日漸減少。而時下火熱的硬科技投資,由於諸多因素限制,美元基金很難參與其中,這也是KKR發力申請QFLP試點的大背景。
“綜上,在近年來投資步伐放緩後,KKR又開始謀求以新的形式來佈局中國,參與上海QFLP試點,並在靜安謀劃佈局私募基金,這一方式有助於海外資金進入中國創投市場,也會加快其進入的速度。”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去年,KKR旗下的開德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已在中基協完成登記備案,公開信息顯示,開德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執行董事爲張宇,此前,張宇是KKR投資顧問(北京)有限公司大中華區客戶與合作伙伴關係部副總裁。
此前的高管變動,也驗證了KKR在中國推進本土化的決心。6月下旬,KKR宣佈對亞太區私募股權團隊進行重組,路明擔任KKR亞太區執行董事長,Hiro Hirano則不再擔任私募股權聯席主管,轉而擔任副執行董事長。這也是近年來KKR在亞洲最大規模的高管變動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路明是湖北武漢人,此前先後在中信集團、摩根大通工作,2006年進入KKR亞太團隊,可以說是見證了美元基金在中國的一路發展。
有評論認爲,KKR爲不錯過在中國市場的投資機遇,除了募資渠道上求變,例如積極參與QFLP試點,在用人上,KKR也在求變。
今年7月,國家發佈《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允許境外機構可作爲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出資人,還取消了出資人的資產規模限制。
10月10日,有媒體報道稱,長城資產公司與KKR方面會談,雙方交流要加強在NPL(不良資產)、能源轉型、資產融資領域等的合作。
投資人楊光也對《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當下國內不良資產市場供給擴大,外資機構此刻進入,可以藉助其豐富的管理經驗和投資經驗。當然,由於其巨大的資金體量,或亦將加大不良資產行業市場化競爭。
外資資管巨頭扎堆來上海
周小全在上述19日歡迎摩根士丹利高管的會見中表示,上海正打造“五個中心”升級版,加快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目前,上海持牌金融機構總數超過1700家,其中外資金融機構佔比近三分之一。上海將始終秉持開放態度,歡迎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內的各類國際金融機構在滬展業,並將持續優化政策支持和營商環境,希望摩根士丹利將更多業務佈局中國,共同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周小全也在16日的會見中對外資機構持歡迎態度,稱上海正加快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提升跨境金融服務。希望法國農業信貸集團和東方匯理銀行更加堅定地紮根上海、立足上海。
10月13日,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分別會見了英國匯豐控股有限公司集團主席杜嘉祺,美國富達投資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富達國際董事長莊璦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三月以來,已經落戶上海的資管“巨頭包括:”首家外商獨資證券類私募基金——三井住友德思私募已完成中基協備案,正式佈局國內私募基金市場;淡馬錫全資子公司淡明資本落戶靜安,並完成第一隻基金募集工作;全球首家資產管理規模超過1萬億美元的資產管理公司黑石,在靜安新設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備案完成。
這些機構爲何佈局上海?一位公募機構高管《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近年來,上海金融市場總量大幅增加,外資營商環境持續創優,衆多國外知名資產管理機構和金融企業在滬設立分支機構,凸顯了上海國際化優勢。同時,中國經濟基本面長期向好,投資機遇和發展機會衆多,外資金融機構來華投資的意願日益增強。
數據顯示,當前,上海資管總規模佔全國近1/3,其中保險資管、權益類公募基金規模佔到全國近1/2,私募基金規模超5.2萬億元,居全國首位;擁有持牌資管機構將近200家,目前國內僅有的6家新設外商獨資公募基金都落戶在上海,還有89家和62家國際知名資管機構在參與QFLP和QDLP試點工作。
上海市副市長解冬也於近日表示,建設全球資產管理中心,既是上海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的重要抓手,也是服務實體經濟的必然要求。將支持更多境內外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到上海、長三角投資科創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