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兒命喪車禍 家屬忍痛籤器捐大愛造福6人
22歲的陳家瓏在通勤途中發生車禍導致嚴重腦傷,家屬萬般不捨仍決定捐出他的心臟、肝臟、雙側腎臟、雙側眼角膜等。(北醫附醫提供)
陳家瓏的父母忍痛決定捐出兒子的器官,北醫附醫器官勸募暨移植中心主任林建和獻花表達謝意。(王家瑜攝)
今天是器官捐贈紀念日,北醫附醫邀請知名作家黃越綏(中)器捐推動大使。(北醫附醫提供)
22歲的陳家瓏在通勤途中發生車禍導致嚴重腦傷,家屬萬般不捨仍決定捐出他的心臟、肝臟、雙側腎臟、雙側眼角膜等,大愛造福6名患者。據統計,臺灣目前尚有1萬740人正在等待器官捐贈,但今年截至目前僅有457人受贈。陳爸爸哽咽地說,事後得知接受兒子器官的病人都走向圓滿平安,就是最大的欣慰了。
臺灣於民國76年6月19日頒佈「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爲亞洲第一個有器官移植法律的國家,並將此日訂爲器官捐贈紀念日。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施俊明表示,近年來醫療進步,健康壽命延長,但仍有不足之處,需要仰賴器官捐贈大愛,讓更多人重獲新生。
近兩年因爲新冠疫情,器官捐贈移植受影響,北醫附醫仍完成7例腎臟移植,包括6位大愛腎臟移植、1例活體腎臟移植,兩度完成單日2例腎臟移植,讓飽受洗腎之苦的病人重拾彩色人生;一般家屬較難接受的皮膚、骨骼組織捐贈,北醫附醫近兩年共完成4例。
陳家瓏去年3月通勤途中遭遇車禍,送至北醫附醫急救,經醫療團隊搶救並裝上葉克膜,仍因腦部受損嚴重,救治機會微乎其微,家人一開始無法接受,守在加護病房外的母親更是焦急內疚,反覆回想着,如果讓兒子多留一會,或許就不會發生意外。
在醫院團隊耐心陪伴下,陳家瓏的父母忍痛決定捐出兒子的心臟、肝臟、雙側腎臟、雙側眼角膜,原本還有簽署捐贈胰臟和小腸,但由於配對因素未能成功捐贈。陳爸爸談到哽咽地說,雖然不敢說兒子重生了,但得知受贈者都非常健康、回到工作崗位上,讓家屬非常高興,「看到病患走向圓滿平安,這就是最大的欣慰」。
知名作家、前國策顧問黃越綏受邀擔任北醫附醫器官捐贈推動大使,她在多年前就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也會不時和家人分享理念。她說,很多臺灣人認爲死後要留全屍,但這些自己身上沒有用的東西(器官),如果當成禮物送給別人,那是多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