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前蘇聯常規潛艇的蓄電池使用與技術故障
如果我們談論20世紀初和最早的蘇聯潛艇,那麼最常見的是鉛酸蓄電池,就像現代的一樣,只是它們的外殼材料略有不同。但是,無論是塑料箱還是木箱,這都很少影響電池的容量。而且,在許多情況下,舊技術更實用:電池維修工可以輕鬆地“填補”單個“單元”或整個電池,然後重新用灌注瀝青(現在仍然能看到這樣的視頻)。
1913年,聖彼得堡成立了本國企業電鍍金屬股份公司“Tэм”,該公司從進口配件(主要是法國的)組裝電池。
由高質量和高化學純度的進口材料,製造的蓄電池的正常使用壽命爲兩到四年。在戰爭年代,由於材料質量和純度的不可避免的下降,電池的個別元素和整個電池組都會受到破壞。在革命後期,不得不使用這樣的電池。但到1924年,潛艇用蓄電池的供應問題變得尤爲緊迫。解決方案既在於國外原材料和電池的採購,也在於國內生產的展開。
從舊潛艇艦隊繼承下來的是一個相當雜亂的“醬汁”:不同的電動機(例如“西門子-修克特”、“沃爾特”、“Soter-Garle”等),不同的蓄電池組。
到30年代初,列寧格勒2號蓄電池工廠(原名爲電鍍金屬股份公司“Tэm”)開始爲蘇聯的第一批潛艇生產蓄電池。很快就發現,國產電池存在一系列嚴重缺陷。已經交付給海軍的蓄電池在單個元素的參數上存在差異,未提供指定功率,容量迅速下降,壽命短(按照任務,壽命爲5年,而不是2.5-3年),充電時會發熱,導致電解液的加速蒸發。最嚴重的缺陷是氫氣的釋放量增加,比外國樣品高4-5倍。
1934年8月28日夜晚,潛艇“L-4”“Garibaldian”發生了一次空氣-氫混合物爆炸,由彼得·伊萬諾維奇·鮑爾圖諾夫上尉指揮。潛艇位於貝爾貝克河附近的塞瓦斯托波爾北部海域。完成了電池充電後,“L-4”潛入水中。潛艇在水下停留了兩個小時後,第二艙發生了爆炸,那裡裝載着前部1號和2號蓄電池組,引發了火災。 “L-4”立即浮出水面,並通過無線電報告了情況,然後駛向塞瓦斯托波爾。與此同時,在潛艇的第二艙,水手們在濃煙的緊緊包圍下與火災作鬥爭,爲了自己的生命和船隻的生命。
“L-4”的指揮官在船上,他的高級助手伊戈爾·布爾米斯特羅夫上尉和船員F. Bukach上尉在船內領導着對生存的鬥爭。在“L-4”上的火災被撲滅之前,船隻已經抵達塞瓦斯托波爾。在接近城市時,黑海艦隊司令伊戈爾·科扎諾夫中將登上了水雷佈置艦,他下令將救援潛艇的船員轉移到“L-5”潛艇上,並將所有受傷人員送往醫院,然後將潛艇拖往南灣。在“L-4”上的爆炸和火災中,五名潛艇員喪生,他們被埋葬在塞瓦斯托波爾的墓地中。
1935年9月5日,波羅的海上發生了一起“L-2”號水雷艦的第二艙蓄電池氣體爆炸事故(駐波羅的海艦隊第3潛艇旅)。艦長爲G. A. Ivanov。
該艇正在執行戰備訓練任務。艦隊工程師K. L. Grigaitis在潛艇上記錄了蓄電池艙內的危險氫氣濃度。艦隊指揮官G. G. Taube,在他的經驗基礎上,拒絕了浮出水面的建議,因爲這會打斷訓練任務。然後發生了爆炸,包括Taube在內的六人喪生(埋葬在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的墓地),還有四人,包括艦長G. A. Ivanov,受傷。艦長職責由Grigaitis擔任,他成功浮出水面並向基地報告了事件,然後將潛艇引導到Gogland,迎接派往該潛艇的船隻(他在事故發生後留下了手稿回憶錄,2001年首次出版)。結果發現,造成氫氣釋放的原因是低質量的鉛氧化物。根據蘇聯紅軍海軍部長1934年10月8日的命令,一支特別委員會調查了海軍的蓄電池狀況,並得出了令人不安的結論。
電池質量低下的原因既有生產方面的(原材料質量低和污染,電池元件結構不佳,組裝質量不佳,工廠未能妥善保養電池),也有使用方面的(錯誤的充電模式選擇,電池充電不足和過充)。到1935年9月,海軍中有缺陷的電池有:太平洋艦隊-1艘,黑海艦隊-3艘,波羅的海艦隊-3艘潛艇;有不合格電池的有:太平洋艦隊-6艘,黑海艦隊-3艘,波羅的海艦隊-4艘,北方艦隊-3艘。事實證明,“L-2”號水雷艦的蓄電池爆炸和火災並不是由於技術問題,而是由於原材料問題。他們認爲採購高質量的巴西鉛氧化物太昂貴,人造生產還未開始,因此使用本地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