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亞洲生技大展》臺灣生醫產業倍受矚目 政府學研區最新研究成果豐碩
攝影:北美智權報/吳碧娥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今年亞洲生技大展涵蓋21個展區,其中「政府學研區」集結了政府各單位與財團法人最新的生技研發成果,透過亞洲生技大展呈現最新的應用與服務。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生技中心+工研院+食品所)
後新冠時代的來臨,生醫產業倍受矚目,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戴建丞簡任技正表示,近年來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攫取國際及國內所有人的眼光,爲此Bio Asia技術司專館,整合工研院、生技中心、食品所三大法人,精選10項科專生醫領域前瞻技術向各界展示。
圖1.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展區;攝影:北美智權報/吳碧娥
工研院今年共展出九項前瞻技術,展館中的兩大亮眼成果包括:第一,針對男性常見的前列腺(又稱攝護腺癌)復發後五年存活率不到三成的狀況,透過科技專案開發出蛋白質降解新療法,讓受惠病患更普及,抑制癌症效果更佳。第二,開發出「新穎肌理化植物肉技術」,讓植物肉打造出「真肉口感」,擁有雞、豬、魚或牛肉口感無違和,無須加入黏着劑等添加物,並將於今年底前規劃設立衍生新創公司。經濟部將持續不斷投入豐沛資源,打造臺灣成爲「創新生物製造基地」。
圖2. 左起爲生技中心副執行長黃千嶽、食品所所長廖啓成、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副所長呂瑞梅、 生技中心董事長涂醒哲、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亞洲生技大會主席李鍾熙、生技中心執行長吳忠勳;圖片來源:工研院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表示,本次生技展中,除了前列腺癌新藥外,今年也推出完整的細胞治療生產解決方案。包括「異體骨髓間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原料庫,可用於輔助治療急性心肌梗塞、糖尿病傷口修復,目前打造的原料庫產量可達數萬劑,相關研發已進入臨牀試驗。此外,還有幫助生產MSC細胞製劑的「貼附型細胞自動化生產系統」,可幫業者打造專屬設備;以及「免疫細胞封閉式生產系統」,可讓細胞從活化、轉導、擴增等生產階段都能單獨客制,再搭配創新型「仿生多突狀磁珠」(iKNOBeads)等技術,可讓製程從過去最多兩週減爲一週,產量是原本1.5倍等,以此協助臺灣再生醫學產業走向智慧製造新時代。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表示,經濟部爲推動生醫產業發展,四年投入百億進行前瞻技術研發,包括核酸藥物、細胞治療、數位醫療、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等四大領域,希望透過科技專案打造臺灣成爲「創新生物製造基地」,從藥物原料、製造、設備,甚至是居家健康取向的替代食材,均能完整佈局。像是去年鎖定眼科,打造出全球首創的雙標靶青光眼藥物,及眼滴劑型黃斑部病變眼藥水,已技轉信力生技,技轉後青光眼已進入臨牀試驗一期、溼式黃斑部病變進入臨牀二期。在眼藥開發上,除青光眼和黃斑部病變外,現能針對更多眼疾,包括葡萄膜炎、乾眼症、角膜血管新生等疾病,協助業者研發眼藥。這次參與Bio Asia生技大展,希望能讓產業及民衆瞭解政府投入在生醫科技的研發進度和成果外,更期待能促成更多臺灣與國際生技產業的實質交流合作,幫助我國生醫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
在生技中心的部分,今年以「深耕精準醫療 打造健康臺灣」爲主軸,展出重點除了造福血癌患者的「新穎FLT3抑制劑血癌精準治療藥物」外,還有獨步全球的「核酸肝靶向傳輸平臺」,讓核酸藥物精準進入肝細胞內進行基因調控,抑制變異蛋白質的合成。此技術更可大幅減少病患用藥頻率,從過去一天三次,減少爲一季一次,大幅增加病患服藥順從性,對多種代謝性疾病多數病患治療將有莫大的助益,未來在臨牀應用及商業化都具有無限潛力。
農業部
農業部今年設置的「農業科技館」以「農業生技助攻生醫產業」爲主軸,展示近年農業部補助法人單位建置的各項農業生技相關服務平臺,以及推動農業科專計劃之研發成果。農業部指出,本次「農業科技館」透過「生醫服務」、「動物健康」、「資材應用」及「科專成果」4大主題專區,展現農業生技多元發展面向。其中,「豬隻試驗場域及試驗豬隻供應服務平臺」,以無特定病源(SPF)試驗豬隻累積超過40年生產經驗,不僅供應優質試驗動物來源,作爲疫苗製造與藥物檢驗使用,進一步可作爲醫材製造之動物性組織來源;「國產藥用植物指標成分篩選與商業量產化平臺」則協助藥用植物於國內從採種、種植到採收,透過全程量產規劃,爲國產藥用植物開發拓展廣大可能。農業部的各項服務平臺,都是以農業生技多元發展,持續支持臺灣生醫產業需求,希望能發揮最大助攻效益。此外,今年還有展出「益菌絮團養殖技術平臺」、「畜牧場豬隻生產管理與疾病診斷物聯網」、「臺灣天然草藥進行伴侶動物之皮膚舒敏照護技術」,及農業科專計劃推動等豐富內容,供參觀民衆認識更多農業應用可能性。
圖3. 農業部展區;攝影:北美智權報/吳碧娥
副總統蕭美琴前往2024亞洲生技大展視察時,也特地來到「農業科技館」參訪,素有「種苗界臺積電」稱號的農友種苗股份有限公司作爲廠商代表,透過農業部業界科專計劃研發的南瓜影像辨識與光譜偵測智慧育種技術,不僅可節省90%傳統育種田間性狀調查人力,更能大幅度縮短育種時間由10年減爲3年,現場展示超過30公斤的「大福」大南瓜,更是讓人嘖嘖稱奇。
圖4. 副總統蕭美琴特地來到「農業科技館」參觀;圖片來源:農業部
臺北生技館
臺北市政府今年組建規劃「臺北生技館」,透過2023臺北生技獎獲獎展品展示、轉譯醫學、智慧醫療、精準醫療四大主題情境區,向社會大衆與國內外業界展示臺北市優質生技環境暨宣介生技產業豐沛能量,館內並由生技企業與臺北生技園區世康開發公司進行成果發表及園區服務量能介紹,希望爲臺北生技獎參展產品爭取更多曝光及媒合商機,協助促進生技企業商機交流。
圖5. 臺北生技館展區;攝影:北美智權報/吳碧娥
此外,臺北市產業局也在展會期間舉辦「2024臺北市生技產業高峰論壇」,以「決戰國際未來舞臺,臺灣生醫海外進行式」爲主題,邀請到許多重量級的產業專家前來演講。臺灣生物醫藥製造(TBMC)執行長張幼翔,分享臺灣生醫產業如何開展國際版圖;奠基臺灣成爲藥物劑型開發量能最大國家之一的昱展新藥文永順總經理,則分享以創新劑型開發實踐藥廠授權的眉角;創笙加速器蔡嘉櫸營運長從推動細胞與基因治療領域創新角度,解析如何鏈結亞太細胞治療產業及完備細胞治療產業鏈願景,最後則由2023臺北生技獎國際躍進獎金獎邦睿生技徐振騰總經理,分享如何從以臺灣創新醫材檢測產品及自有品牌,切入全球53國生殖醫學市場,讓與會者都滿載而歸。
圖6. 臺北市蔣萬安市長(圖中)與臺北生技館參展廠商大合照;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國衛院
國衛院則是展出透過AI推動醫療照護與生命科學的技術突破。爲了推展人工智慧在生醫領域的創新及應用,國衛院今年與華碩雲端股份有限公司、NVIDIA合作,建置AI生醫資訊創新研究暨應用服務中心,提供強大的硬體運算資源與AI管理開發平臺,研究涵蓋遺傳基因及多體學巨量資料運算、精準醫療模型、醫療影像辨識、藥物/疫苗開發等生醫相關的創新加值應用,結合各研究單位的領域知識,將AI技術應用於智慧健康醫療照護領域,協助臺灣精準健康戰略產業政策推動及發展。
圖7. 國衛院展區;攝影:北美智權報/吳碧娥
中研院
爲配合國家生技產業的發展及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的成立,中央研究院特別設置生醫轉譯研究中心於2019年9月進駐園區,負責推動創新生技產業的發展及維護園區生態環境的平衡。「生醫轉譯研究中心」 以提供整合式的資源與平臺,協助生技新創人才與團隊加速達成其產品化的進程,促進基礎研究成果的活用,並以造福社會與增進國人健康福祉爲最大目標。
圖8. 中研院展區;攝影:北美智權報/吳碧娥
除了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外,中研院本次的參展商還包括: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RNA技術平臺與基因操控核心設施、臺灣小鼠診所與動物設施聯盟、藥物合成及分析核心設施、人類治療性抗體研發平臺、感染性疾病核心設施等等。
延伸閱讀: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延伸閱讀&電子報訂閱連結: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63期;歡迎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