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腦科學與腦疾病學術年會成功召開
思潮匯聚,智慧啓航。11月9日至10日,2024腦科學與腦疾病學術年會暨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宣武)學術會議於北京盛大啓幕。此次盛會由中華醫學會雜誌社、中華醫學雜誌編委會、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以及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共同主辦,以“腦創未來,科技賦能”爲主題,匯聚各方智慧與力量,共謀資源共享之新篇。
大會聚焦腦科學創新轉化的璀璨星河與神經系統疾病研究的深邃藍海,誠邀國家相關部門領導及逾百名業界知名專家,共赴這場智慧與靈感的盛宴。他們多維度、多角度地深入探討,不僅展現了腦科學研究領域的重磅創新成果,更勾勒出了腦科學發展的壯闊藍圖與未來航向,引領2000餘名同仁共同探索腦科學的奧秘與無限可能。
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繼宗,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時鬆海,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雜誌副總編吉訓明教授,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副司長陳俊,首都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呼文亮,中華醫學會紀委書記樑春琦,百度首席技術官、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卓越工程師獎獲得者王海峰,國家神經系統疾病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陳航,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副主任姜悅,雄安宣武醫院、宣武醫院河北醫院、宣武醫院濟南醫院、宣武醫院內蒙古醫院領導等嘉賓應邀出席本次大會。
開幕式由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院長趙國光主持。他首先對遠道而來的專家、領導、嘉賓以及線上參會的同仁表示熱烈歡迎與誠摯感謝。趙國光院長強調,隨着“健康中國2030”和“中國腦計劃”兩大國家戰略的加速推進,以及腦科學領域交叉融合的持續發展,人類對腦科學前沿的探索正在不斷深入,腦科學與類腦智能也已成爲國家“十四五”期間重點佈局的科技方向之一。腦科學領域不僅引導着人類拓展對自身的認識和對科學前沿探索的深度與廣度,還蘊藏着巨大的產業機遇和發展潛力,成爲當今備受關注的生命健康話題。回顧神經學科的歷史進程,目前我國在神經系統疾病領域取得的成就令人振奮,而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政府、專家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依託國家神經系統疾病醫學中心,我們將不斷鞏固歷史成績,緊跟科技前沿,爲提高神經系統疾病診療水平、造福患者不懈努力。
樑春琦書記對年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他強調,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人民健康事業,本次會議順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多維度分享最新學術進展,多角度探討腦科學與腦疾病領域的方向、挑戰與機遇,並創新轉化路徑,爲與會者提供了寶貴的學術交流機會。他高度讚揚了宣武醫院在神經科學領域的卓越貢獻,並表示本次會議由中華醫學會雜誌社、中華醫學雜誌編委會與宣武醫院共同舉辦,將藉助中華醫學會雜誌社在科技傳播領域的影響力和宣武醫院的科研優勢,共同推動神經科學領域前沿技術與臨牀實踐的深度融合。
呼文亮書記表示,健康是民族繁榮與國家強盛的鮮明標誌,隨着全球老齡化趨勢的加劇,腦科學與腦疾病研究已成爲當今醫學探索的熱點與前沿陣地。目前首都醫科大學已成立腦重大疾病研究中心,首都醫學科學創新中心已正式實體化運行,旨在推動教育、科技與人才融合。作爲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主體單位之一,宣武醫院在國家神經疾病科研領域擔當領頭羊角色,引領首都醫科大學腦科學與腦疾病研究進入全新階段。此次大會旨在通過跨學科合作,探索學科交叉融合的新模式,爲醫學科技自立自強與高質量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陳航副主任表示,科技創新是當今社會主旋律,生命科學和醫藥健康直接關係到百姓福祉,北京市衛健委持續推進健康戰略,將腦科學研究作爲重點。作爲市衛健委醫學創新和成果轉化改革第二批試點,宣武醫院積極推動腦科學和神經學科醫學創新與成果轉化;同時,雄安宣武醫院作爲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重要一環,已順利完成超千臺手術,爲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提供了有力醫療保障和行業引領作用。最後,他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在交流中碰撞智慧火花,共同推動腦科學與腦疾病研究發展,爲建設健康中國、健康北京作出貢獻。
陳俊副司長指出,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人民健康,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作爲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輸出醫院,承擔非首都功能疏解任務,在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均衡佈局,協助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中都發揮了關鍵作用。她希望宣武醫院等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能夠繼續發揮引領作用,加強基礎研究和臨牀研究的結合,推動神經疾病診療技術的創新和轉化落地,同時各位專家、學者能夠更多關注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推動神經疾病診療技術創新,共同規範國家醫學中心管理運行,爲人民羣衆健康解決實際問題,爲健康中國貢獻新力量。
焦雅輝司長強調,腦科學是當前科學研究的前沿熱點領域。宣武醫院與清華大學開展深入合作,探索出腦疾病治療的新途徑,在腦血管病防治和腦機接口技術創新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然而,這一領域仍面臨許多未知的挑戰。她指出,廣大醫務工作者應齊心協力,聯合科研院所等各界力量,抓住科技革命的機遇,着力解決重大難題,在全球生命科學前沿發出中國聲音。她強調,國家醫學中心應肩負起責任,爲政策制定、模式優化等提供科學證據和堅實基礎,助力國家戰略實施和健康中國建設。她表示本次年會是一個寶貴的交流平臺,將促進腦科學研究與腦疾病診療領域的合作和交流,預祝本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發佈儀式由宣武醫院黨委書記管仲軍主持。
會上,嘉賓們共同見證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卒中防治百萬減殘工程專項任務——“健康中國 卒中識別行動”建設方案發布。
吉訓明院士在報告中指出,中風識別行動是針對影響我國國民健康的最主要危害病因——腦卒中,按照多部門協同、健康融入萬策的指導思想,探索建立“中風識別+防治行動”工作機制。針對基層普遍缺乏識別和救治能力的現狀,依託現有的卒中防治工作體系,聚焦賦能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針對民衆聯合教育、工會、殘聯、民政等部門,重點開展高血壓、腦卒中等慢性病預防和治療知識的科普宣傳,切實提升高血壓、腦卒中等知曉率;針對醫療機構特別是基層醫療機構提升對於腦卒中的早期識別、科學轉運、康復及隨訪管理的培訓力度,建立暢通渠道實現技術下沉,抓牢慢病防控的網底。國家百萬減殘工程專委會遴選了全國38個區縣地區經過1年多的試點建設,試點地區人羣高血壓、腦卒中等知曉率、腦卒中急性期患者規範轉診(卒中急救地圖)使用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的腦卒中防治能力都有了明顯提升。
《中國神經疾病科研報告》同期正式發佈。該報告由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導,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牽頭,聯合全國多家權威醫療機構,與愛思唯爾合作編撰完成,全面剖析了2013至2023年間全球神經系統疾病領域的科研成果,展現了我國在九大疾病領域,特別是帕金森病等領域的卓越成就與全球領先地位,爲國內外專家及公衆提供了深入瞭解我國神經疾病科研成果的窗口,也爲政府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主旨論壇環節由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康德智院長,中華醫學雜誌編輯部呂相徵主任,宣武醫院常務副院長唐毅教授共同主持。
趙繼宗院士作《腦語言功能區定位》主旨演講,他介紹人類對自身腦功能分區、對腦語言功能認知的變遷和深化,並深入講解了針對“二語習得語言區”開展的最新研究方法和前沿進展,並就腦語言區功能重塑性臨牀研究進行了分析。他希望大家對腦機接口做研究的同時,也能對腦功能的認知有更多認識,激發更多探索方向。
時鬆海院士作《大腦發育與功能》主旨演講,他分享了大腦皮層中神經元和膠質細胞的有序組裝和精準調控機制,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小鼠實驗瞭解哺乳動物大腦發育和功能的核心流程與關鍵特性,探討了具備高效且強大功能的大腦的組裝與運行的基本規律,並對未來解析大腦、模擬大腦和打造新體系的前沿研究方向予以展望分析。
王海峰教授作《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新動能》主旨演講,分享了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和技術演進,他指出深度學習的發展受到生物神經網絡的啓發,大模型的進步使人工智能技術更加通用,能力更加全面,爲通用人工智能帶來曙光。以深度學習和大模型爲代表的人工智能快速進步,對科技創新產生顛覆性影響,能夠與科學計算、生物計算、醫學等結合,推動科研快速發展,促進千行百業轉型升級,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王擁軍院長作《構建國家化臨牀研究生態》主旨演講,他指出醫學研究的目的是改變臨牀實踐,講述了國家中心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深刻闡述國家中心的臨牀導向、國家需要、國際地位、產業支撐四大方向,並從全球視野出發,結合實際案例,深入剖析了構建國際化臨牀研究生態的關鍵要素。他介紹了在中國腦血管病、缺血性卒中等方面的研究進展,指出開展臨牀研究應當肩負使命擔當,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解決社會切實需要。
分論壇精彩紛呈,來自全國各地的神經科學同道圍繞腦機接口與神經調控、AI時代的神經變性病診療、多模態腦影像大數據應用、神經炎症與腦疾病診療、探索“國家雙中心”建設、腦血管發生發展老化及相關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的藥物研發與治療、協同“護”腦智慧“護”航、圍手術期腦健康、神經系統疾病生物標誌與臨牀應用、神經疼痛的新技術與質控、神經調控與功能修復等12個前沿領域,展開熱烈討論和深入交流。本次大會吸引3000餘名同道註冊,2000餘名同仁線下參會,共同見證了這一場神經科學領域的學術盛宴。
智慧交融,共創未來。此次盛會不僅展示了我國在神經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創新能力,更爲廣大神經科學同仁搭建了一個交流合作、共謀發展的高端平臺。它如同一座橋樑,跨越領域,聯結智慧,爲推動全球神經科學事業的進步與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與中國力量,彰顯了我國在該領域的卓越貢獻與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