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服貿會回顧:數字金融探路深水區
本報記者李暉北京報道
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日前落幕。官方信息顯示,在爲期四天的展會中,會期共達成成交、投資等7類近千項成果,主要集中在建築、金融、商業服務等領域。
金融服務是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爲2024年服貿會九大專題之一,今年金融服務專題吸引了227家國內外金融機構和企業參展,通過聚焦金融強國建設和“五篇大文章”,從多個層面展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服務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創新產品和服務。
在金融“五篇大文章”中,數字金融是影響金融要素、效率、模式的“主要文章”,也是其他“四大文章”發展的基礎。《中國經營報》記者在本屆服貿會的展會和論壇上注意到,數字化對金融服務的重塑正在進入深水區——無論從介質上的數字人民幣場景的拓展、支付多元性的進一步豐富,還是底層技術上的AI大模型的滲透,數字金融正在呈現出更加惠民、便利、智能的特性。
數字支付便利性再提升
數字人民幣是數字經濟條件下對新型人民幣發行體系的探索,也一直是服貿會金融展的重頭戲之一。根據官方信息,數字人民幣已經在17個省(區、市)開展試點,截至今年6月末,數字人民幣累計交易金額達7萬億元。
今年,多家金融機構及金融科技企業再次攜數字人民幣創新應用場景亮相。一方面,“數字人民幣大道”今年全面升級爲“Hi Fun”數幣潮流集市,通過打造數字人民幣更創新的消費體驗強化其使用的市場心智。另一方面,各家運營機構展示的服務在深度和“新意”上都有了進一步提升。
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多邊央行數字橋項目已進入最小可行化產品(MVP)階段,相關機構加速爲外貿領域提供跨境金融服務。記者注意到,本屆服貿會上,包括主要國有銀行、騰訊等多家運營機構均帶來了人民幣跨境試點的最新成效。
騰訊數字貨幣部總經理李茂材在2024年服貿會期間透露:騰訊在數字人民幣方面的工作重點主要是圍繞跨境業務場景做深度融合:一是通過“條碼互通”“錢包快付”等功能創新,提升境外來華人士的數字人民幣支付體驗。二是實現了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MVP階段的試點驗證,探索跨境清算鏈路進一步提效。
興業銀行在此次服貿會期間帶來了兩岸融合發展金融服務主題的系列硬錢包。據記者瞭解,該行在業內首推港澳臺同胞實名錢包,爲臺胞臺企提供臺幣兌換數幣、數幣發薪、發債、收單、繳費等服務。同時向境內網點最多、資產最大的臺資銀行開放輸出數字人民幣服務,進一步拓寬臺灣同胞來大陸收付款渠道。
需要注意的是,在現有模式下,數字人民幣的激勵機制與效果評估體系仍有待完善。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董志勇在服貿會“2024數字人民幣技術與應用論壇”上就建議:建議政府在公務支出、公共服務等領域優先使用數字人民幣以示範效應帶動企業和個人使用,通過設立合理的手續費機制並提高交易速度等。
隨着“支付便利化”成爲年度行業發展關鍵詞,如何爲老年人、境外來華人士提供多元支付選擇成爲機構提供服務的重點。
交通銀行在數幣展區創新推出使用數字人民幣兌換零錢包的概念設備吸引了不少觀衆前來打卡體驗。據記者瞭解,上述設備可在倉門內放置不同額度的零錢包,供客戶使用數字人民幣快速兌換所需現金零錢,滿足了“現金兜底”的支付需求。
本屆服貿會期間,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北京市交通委聯合推動的“刷境外銀行卡乘坐城市軌道交通”正式落地。據記者瞭解,9月13日起,北京全市城市地鐵路網27條運營線路、836公里、490座車站全網、全時段、全閘口已具備境外銀行卡非接觸式刷卡過閘的條件。
重構金融數字化底層邏輯
作爲呈現我國金融服務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在本屆服貿會期間,金融服務專題共發佈40餘項成果,多項數字金融的研究成果集中發佈:包括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北京前沿金融監管科技研究院發佈《數字金融與區域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中意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發佈《科技金融助力風險減量》……
行業共識在於,隨着人工智能一類新興技術的深度滲透,數字金融正在進入發展的更深層次。作爲“數字金融”大文章中最具代表性的業態,在2024年服貿會期間的“中國金融科技論壇”上,金融科技產官學各界也迴應了當前行業發展的關鍵命題。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信息官高峰在論壇上表示,數字金融讓金融數字化轉型的底層邏輯已經發生變化——金融科技強調賦能,數字金融強調驅動,這是對數字化轉型兩個截然不同的視角。通過數字技術激活數字要素賦能傳統的經營模式,這是數字化轉型的本質。
在他看來,與金融科技只有兩個要素不同,數字金融至少具備了三個要素——數字技術、數據要素以及合適的場景。此外,數字金融也有三重“外延”:建設數字中國需要“數字經濟”,銀行數字化轉型需要“數字化產品與服務”,監管部門也需要形成“數字監管體系”。
在此背景下,記者注意到,一些金融科技領域活躍的市場機構也在思考如何在業務中滲透上述轉型邏輯的變化。
華爲技術有限公司金融系統部CTO鄭俊表示:當前數字化轉型和過去比有一個本質的區別——要求以自主創新技術來奠定數字化轉型的安全根基,需要依賴一個全新的、安全的、可持續演進和發展的技術體系。據其透露:目前華爲瞄準金融科技發展基礎設施底座建設、應用系統的分佈式改造、數據和AI以及生態體系構建等四個層次進行服務。
重新審視金融數字化的邏輯和目標,已經成爲行業共識。奇富科技CEO吳海生在上述論壇上就直言:數字技術革命對於金融行業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此前,在銀行業關鍵的信用評估領域和反欺詐領域、流程自動化領域都出現了很多金融科技公司,當前,金融科技是AI大模型的最佳PMF(Product Market Fit,產品市場匹配度)。
他也透露,因應智能金融和數字金融浪潮,公司也在加大AI方面的投入,專注於AI研發的團隊已超過100人,相關大模型在業務中可以將同等研發人力下的交付規模提升20%,同時單位需求的上線時效可以從14天縮短至6天。
作爲數字金融最重要的技術引擎,以大模型爲代表的AI技術被市場寄予厚望。記者注意到,目前大模型正在廣泛滲透在智能客服、智能投顧、營銷推廣、代碼編譯等場景。
但在不少金融機構人士看來,大模型在金融領域的價值以及與其他AI技術的關係,還需要在業務中持續觀察,對於大模型的投入應該更爲審慎。
中國農業銀行科技與產品管理局局長王怡就認爲:商業銀行對人工智能技術要有通盤的考慮,總結起來的原則有三:正確看待、做足準備、謹慎落地。“商業銀行探索應用人工智能要避免侷限性,不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大模型上,傳統的人工智能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可以嘗試將生成式AI和決策式的AI相結合,通過大小模型的協同實現更加全面高效的服務支撐。”他表示。
王怡透露:經過分析調研,對於商業銀行,目前90%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使用人臉、語音、OCR這些傳統AI技術就可以實現,並且可以繼續深化應用。
技術給金融業帶來效能提升之外,同步衍生風險也需要關注。在中國工商銀行首席技術官呂仲濤看來,新技術在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的同時也可能引發一些關聯風險,包括跨境、跨業、跨界等開放生態帶來的交叉性風險。金融機構在藉助數字化手段驅動服務模式、運營模式深刻變革的同時,要關注並積極化解新的應用風險,構建企業級的智能風控平臺,同時持續加強金融科技倫理機制建設。
(編輯:李暉 審覈:何莎莎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