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超1.1萬億元,新設外企數量增長近四成

商務部週五發佈數據稱,2023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339.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8.0%,規模仍處歷史高位;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3766家,同比增長39.7%。

從行業看,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179.2億元人民幣,下降1.8%,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6.5%。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760.8億元人民幣,下降13.4%,其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領域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8.9%和4.1%。

商務部還表示,高技術產業引資4233.4億元人民幣,佔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比重爲37.3%,較2022年全年提升1.2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

從來源地看,法國、英國、荷蘭、瑞士、澳大利亞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84.1%、81.0%、31.5%、21.4%、17.1%(含通過自由港投資數據)。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日前在研報中指出,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年平均增長率有望保持在4%以上,這表示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仍然是最大的,三分之一的全球增長會來自中國。

“中國產業鏈和基礎設施都非常健全,有很多高質量的高科技人員,其成本比發達國家要低,廣大的市場也有助於投資和創新取得回報。目前,全球大概100個國家最大的出口市場都是中國,這些國家完全離開中國市場是很難的。雖然有些國家要降低對中國產品的依賴,有些外資企業要降低其在中國生產用於出口的比重,但是外資企業也會同時增加那些爲中國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進而增加在中國的投資。”

“總體來說,外資有出有進,是一個產業鏈的重組而不是外資單邊流出。”她說。

另外,光大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雖然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外商直接投資淨流入額呈現出逐季下滑的趨勢,但從全球主要國家情況來看,這是全球範圍內的普遍現象,而不是僅限於我國的個例。

光大證券認爲,今年我國吸引外資壓力有望緩釋。從國內來看,隨着國內經濟繼續回升向好,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推進,外資盈利水平和營商環境均將持續改善。從外部環境看,隨着2024年美國經濟增速趨緩,美債利率中樞下行趨勢進一步確定,全球流動性壓力有望進一步緩釋。此外,近期拜登政府對華“小院高牆”戰略遭遇到來自美國產業界、共和黨以及美國國內經濟的多重壓力,其加大對華科技封鎖的空間較此前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