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BD首付款總額首超IPO募資額,國內Biotech靠授權交易“回血”能走多遠?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上海報道2023年,跨國藥企密集“進貨”、重磅授權交易頻發,也推動了國產創新藥企BD首付款總額首超IPO募資金額。
據醫藥魔方發佈的數據,2023年中國創新藥企業通過項目BD獲得的首付款總額達210.21億元,首次超過IPO渠道募資總額,並且是後者的近兩倍。此前2020年,中國創新藥IPO募資總額達781.5億人民幣,爲BD首付款總額的約13倍。具體而言,2023年,中國創新藥BD交易共228起,總交易額爲2,660.90億人民幣(美元折算),首付款總額達210.21億人民幣,同年15家新上市創新藥公司IPO共募資111.2億人民幣,一級市場(含IPO前戰略投資)Biotech融資總額約310億人民幣。
從數據來看,有券商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由於證券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低迷造成了一級融資市場的不景氣,創新藥市場進入“資本寒冬”。而一級市場走出寒冬依賴於證券二級市場可持續的復甦和交易價格的穩定,儘管當下的資本“寒冬” 解凍還是需要一段時間,但2023年-2024年在產業併購方面的可能性會比以往年度增加。
“證券市場的波動性受到國際經濟景氣週期、地緣政治變化以及不可預見的突發事件影響較大,所以出現IPO融資窗口的機會時,持續時間並不會很長,準備在2023年或者近年上市的醫藥創新企業,應當積極做好上市準備包括財務和法律方面,在上市窗口期來臨時爭取快速上市。”上述分析師認爲,投資者應當觀察目標公司研發管線的相關技術在國際市場上的臨牀試驗表現或審批情況,跨國藥企最近收購主要創新企業的管線或者企業的技術方向也是重要的參考依據。從市場整體表現趨勢看,先進療法,特別是細胞和基因療法的管線發展前景要比傳統的小分子管線更具吸引力,投資者可以關注這些領域的投資機會。
BD交易掀浪潮
2023年,特別是在年末,大型跨國藥企頻繁收購Biotech企業引發市場普遍關注。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自2023年12月26日以來截至2024年1月9日,在短短15天內,全球醫藥市場已至少出現5筆大型併購案例,涉及阿斯利康、諾華、默沙東、強生、葛蘭素史克(GSK)等全球龍頭藥企。
僅僅在2024年第一週就出現了多家跨國藥企與國內本土創新藥企的合作案例。例如,阿斯利康宣佈與安銳生物達成獨家選擇權和全球許可協議,開發並商業化一款針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L858R突變的新型變構抑制劑,作爲治療晚期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潛在新療法;羅氏製藥宣佈與蘇州宜聯生物已達成全球合作和許可協議,雙方將合作開發靶向間質表皮轉化因子(c-MET)的下一代抗體偶聯藥物候選產品YL211(c-MET ADC),用於治療實體瘤;蘇州瑞博生物及瑞博國際研發中心與德國勃林格殷格翰攜手合作,宣佈將共同開發治療非酒精性或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NASH/MASH)的小核酸創新療法等;百利天恆也宣佈,EGFR/HER3 ADC新藥BL-B01D1的中國外全球權益授權給百時美施貴寶(BMS),後者支付8億美元預付款,5億美元近期或有付款,以及71億美元里程碑金額,潛在總交易額最高可達84億美元。BL-B01D1是首款成功出海的雙抗ADC新藥,而此次交易的首付款則刷新了近年來跨境BD交易“首付”紀錄。
另據醫藥魔方數據,2023年以中國(含港澳臺)公司或科研機構爲轉讓方的BD交易:受讓數量TOP10大多爲國內外Big pharma,跨國MNC如阿斯利康、GSK、BioNTech,國內頭部藥企如華東醫藥、華潤生物、健康元等;轉讓數量TOP10中則有7家是2016年~2020年成立的Biotech。2023年,更Biotech參與到產業交易之中,轉讓數量TOP10中有4家Biotech:和鉑醫藥、邁威生物、映恩生物和宜聯生物,都是就自身管線或產品開展交易。
談及這一市場現狀,沙利文大中華區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毛化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生物醫藥的產業環境遇冷、上市環境趨嚴、投融資環境日益嚴峻等多重作用傳導下,生物醫藥企業的IPO數量收縮、節奏放緩,這導致企業的退出機制受到一定的影響。因而,當前核心產品尚未商業化、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Biotech遭遇着複雜的生存考驗,投資方也面臨着巨大的退出壓力,尤其是早期介入的資本。
“而近期我國生物醫藥產業接連發生的交易事件說明,資本寒潮中資金鍊充裕的跨國藥企更是屢屢出手。在與自身發展戰略契合的基礎上,跨國藥企精細評估Biotech的管線資產以及創新價值之後,與目標企業達成合作從而完善產業佈局。對於Biotech來說,在目前行業環境下被大型跨國藥企看重,可以說是突圍生存困境的新選擇。跨國藥企具備成熟的藥物開發和商業化經驗,後續Biotech可以藉助跨國藥企的資源去繼續推進優化項目的開發和運營工作。”毛化說。
實現可持續性發展是關鍵
創新藥從藥物發現到臨牀前,再到臨牀試驗及商業化上市,本就面臨着諸多不確定因素,加之外部經濟環境與資本市場理性迴歸等因素影響,創新藥企業的回報率備受關注。
也是在進行BD交易後,使得部分Biotech企業實現了業績轉虧爲盈。在2023年,和鉑醫藥就屢次實現授權交易,爲公司業績造血。例如,2023年12月15日,和鉑醫藥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諾納生物(蘇州)有限公司 (簡稱“諾納生物”)與輝瑞剛剛完成收購的Seagen已就間皮ADC藥物HBM9033的全球臨牀開發及商業化訂立許可協議。根據協議,諾納生物將獲得5300萬美元預付款和近期付款,及最高達10.5億美元里程碑付款和特許權使用費。
和鉑醫藥認爲成功扭虧爲盈主要得益於:通過運營優化改善了成本控制,以及包括巴託利單抗和HBM7008在內的Harbour Therapeutics創新產品的授權與合作,爲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收入做出了重大貢獻;與全球製藥公司持續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例如與輝瑞/Seagen合作開發及商業化HBM9033等。
對此,和鉑醫藥創始人王勁鬆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是非常欣慰有這麼一個延伸,增強了這個產品合作以後的價值潛力和機制。此次HBM9033,即間皮素(MSLN)抗體偶聯藥物(ADC)的出海,不僅對公司現金流有正面影響,有利於加快資金迴流,同時也增強了公司繼續深耕前沿創新的信心。”
上述分析師也指出,這樣的盈利模式也是由於市場規則變了,不得不盈利所致。中國醫藥市場從前些年的充滿財富故事的激進發展、大量生物科技公司估值過高出現泡沫,到如今這種發展模式破產、融資受阻、現金流困難後,企業不得不壓縮成本、優化管線、變賣部分資產、將部分權益License-out以提前變現,否則將無法度過寒冬,更遑論在新的規則下立足並繼續發展。
“不過,雖然盈利,但盈利質量和可持續性仍明顯不足,和鉑醫藥的盈利主要是由於在研藥物License-out給跨國藥企。”上述分析師說,持續創新仍是醫藥市場的發力點和核心競爭力,在變局下看到很多企業也在聚焦創新,包括加大創新管線開發投入、開發差異化技術路徑產品、引進創新人才、結合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此外,廣闊的海外市場也是國內企業應對當下環境不確定性的選擇,比如Biotech實現License-out,與大型醫藥企業合作,可以優勢互補,獲得一定現金流,集中資源推進管線。面對複雜的發展環境,創新能力的提升,資源的有效組合優化以及經營質量的改善是醫藥公司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
除此之外,在不斷變化的醫藥環境中,企業需要平衡投入與盈利回報,需要謹慎的戰略規劃、風險管理和堅定的承諾,以實現長期的正向收益。在投入方面,企業需要進行風險管理,包括明智的資金分配和多元化的研發項目。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分散風險,以應對項目失敗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