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陸GDP增長3% 基建投資高增速收官

2022年中國大陸GDP增長3%,基建投資高增速收官。(人民日報)

據大陸國家統計局今天(17日)發佈數據稱,初步覈算,2022年,中國大陸國內生產總值(GDP)121兆020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0%。其中,第四季GDP同比增長2.9%。去年第四季和全年GDP增速均好於市場預期。

2022年,在新冠疫情反覆、房地產市場超預期下行等因素擾動下,中國大陸經濟呈現較大波動。第一季經濟增速爲4.8%,第二季下跌至0.4%,在一系列穩增長措施接連推出後,第三季經濟實現「V」型反彈,增速回升至3.9%。

大陸國家統計局表示,總的來看,2022年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穩住了宏觀經濟大盤,經濟總量持續擴大,發展質量穩步提高。同時也要看到,國際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國內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經濟恢復基礎仍不牢固。

界面新聞引述經濟學人智庫分析師徐天辰表示,2022年,高傳染性的新冠病毒變種蔓延,導致中國大陸面臨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不可兼得的兩難局面。儘管如此,在政府大力穩增長的背景下,經濟仍然取得了正增長,難能可貴。

徐天辰預計,2023年中國大陸經濟增速或能達到5-5.2%,主要的增長動力來源於疫情防控優化之後居民情緒好轉,釋放儲蓄,推動消費見底反彈。

報導引述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分析,今年第一季中國大陸經濟仍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但第二季因低基數效應,將是全年高點,同比增速或超過7%。全年看,經濟將繼續向潛在增速回歸,預計可以達到5%左右的增長。

基建投資高增速收官

報導稱,基建投資無疑在2022年扮演了「挑大樑」的角色。全年來看,基建投資同比增長9.4%,增速比1-11月加快0.5個百分點,比2021年大幅提升9.0個百分點。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是推動基建增速大幅回升的關鍵詞。專項債方面,大陸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7兆2761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一般債券2兆1957億元、專項債券5兆0804億元。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方面,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2022年第三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0月末,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合計投放7400億元,有力補充了一批重大項目的資本金。與此同時,各銀行爲金融工具支持的項目累計授信額度已超3.5兆元。

報導引述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一攬子穩住經濟大盤政策及其接續措施對基建投資的支持力度很大,除了加發5000多億元地方專項債結存限額、政策性金融工具持續加碼外,補充抵押貸款(PSL)「重出江湖」,銀行也在顯著增加對基建項目的信貸投放等。

王青表示,「這抵消了嚴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對城投平臺融資的抑制效應,以及地方政府土地出讓金收入下滑帶來的影響,爲2022年基建投資高增長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來源。」

多數分析師認爲,在資金和項目的支持下,2023年基建投資仍將保持較高增長水平,全年增速可能在6-7%左右。

王青表示,在目標財政赤字率上調、新增專項債額度有望達到4兆元左右、上年新開工項目續建帶動銀行貸款較大規模流入等因素支持下,今年基建投資還會保持較快增長,預計在6%左右。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也表示,2023年專項債仍將保持一定力度,對基建投資形成支撐。同時,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進一步擴容,重點用於補充包括新型基礎設施在內的重大項目資本金,全年來看,基建投資增速或在6-7%左右。

徐天辰則預計2023年基建投資增速可能僅爲3-5%左右,「如果說基建是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舵手』,那麼2023年更像是『催化劑』。」

徐天辰指出,去年在基建穩增長的背景下,相關融資大幅增長,專項債餘額更是首次突破20兆元,但基建投資的「性價比」仍然值得關注。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提到地方金融風險,今年監管在安排基建融資方面可能將更爲審慎,項目上也將進一步遠離傳統的「鐵公基」,而是更側重一些關鍵點,比如能源安全,以及充電樁、停車場等促進能源安全、改善消費場景的政策優先領域。

地產投資回落尚未止步

2022年,大陸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0%,降幅比1-11月擴大0.2個百分點。

投資數據的回落源於市場的低迷。克爾瑞地產研究公佈的數據顯示,12月,百強房企銷售操盤金額環比增長22.2%,增幅低於往年同期,同比下降30.8%,比前兩個月略有擴大。累計來看,2022年,百強房企銷售操盤金額同比下降41.6%。

徐天辰說,「去年地產的主要問題,首先是頻繁封控下居民避險情緒增高,減少購房支出,回款不暢加劇了房企融資困難,其次是政策支持力度有限,不足以逆轉行業景氣度。」

繼去年底大陸中央公佈「金融16條」、融資「三支箭」等改善房企資金面的措施後,近期政策層面接連表態加強對房地產行業的支持。

1月5日,央行、銀保監會宣佈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和同比連續3個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

同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接受央視採訪時提到,要大力支持首套購房者,首付比、首套利率該降的都要降下來;還要合理支持二套房購房者,對以舊換新、以小換大、生育多子女的購房家庭給予政策支持。

王青表示,2023年房地產投資將延續負增長,但降幅將較上年有所收窄,預計在6%左右。其中,下半年在低基數和銷售回暖的帶動下,房地產投資增速有可能由負轉正。

徐天辰表示,2023年伊始政策支持有明顯升級,其積極影響有望率先反映在部分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交易上,但考慮到房地產行業鏈條長,從下游銷售改善到中上游拿地施工改善仍然會有幾個季度的時間差,所以房地產投資起色更可能出現在2023年下半年或2024年。

製造業投資韌性充足

2022年,製造業投資同比上漲9.1%,漲幅比1-11月小幅回落0.2個百分點。

報導引述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分析,整體看,去年第四季疫情散發導致供給和需求雙弱,疊加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製造業投資的動力比較弱。

作爲驅動製造業投資的關鍵變量之一,工業利潤的表現始終不溫不火。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累計同比下降3.6%,降幅較前值擴大0.6個百分點。

分析師認爲,在出口增速回落等因素下,製造業投資增速或繼續呈小幅放緩態勢,但政策支持製造業發展的傾向明顯,不應對製造業投資過於悲觀。

據大陸銀保監會微信公衆號去年12月23日消息,近期,銀保監會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正在抓緊研究謀畫2023年銀行業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一系列監管政策措施。銀保監會強調,引導銀行機構擴大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加大對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製造、量子計算等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資金支持。

王青表示,接下來政策面會繼續引導銀行增加對製造業中長期貸款的投放,大陸國內經濟反彈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製造業投資形成支撐。不過,在全球經濟放緩、美歐經濟衰退陰影漸濃背景下,以民間投資爲主的製造業投資信心有可能弱化。另外,近期大陸國內工業品價格走勢轉弱,多數製造業行業利潤負增,也會在一段時間內給製造業投資造成不利影響。

徐天辰表示,儘管明年全球需求下行是大概率事件,但中國大陸製造業的主要機會在於產業升級下搶佔全球市場佔有率,以及歐洲能源問題下的生產份額跨境轉移,因此不應對製造業投資的前景過於悲觀。

李超也認爲,當前中國大陸製造業正處於新一輪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強鏈補鏈等產業政策將驅動製造業投資保持較高增速。

補償性消費有望涌現

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滑0.2%。其中,12月同比下降1.8%,降幅比11月收窄4.1個百分點。

按消費類型分,12月,商品零售同比下降0.1%,降幅較上月大幅收窄5.5個百分點,餐飲收入同比下降14.1%,降幅比上月擴大5.7個百分點。

王青表示,疫情影響消退後,居民消費場景限制全面解除,部分補償性消費將會涌現,加之上年基數明顯偏低,今年全年社零同比增速有望反彈至8%左右,可選消費將引領商品消費修復。

李超也表示,當前中國大陸經濟正逐步走出防疫政策優化的適應期,隨着疫情第一波高峰順利渡過,需求收縮和預期轉弱的問題將逐步得到改善,中國大陸將進入「消費復甦→企業盈利上升→就業形勢好轉、員工收入上升→消費復甦」的正向循環。

羅志恆則認爲,消費的提振需要一個過程,不可對消費反轉有過高期待。他表示,主要是過去三年居民對不確定性和風險的認知發生了較大變化,消費意願難以在短期內快速提高。另外,當前居民就業仍未出現實質性改善,當前收入以及對未來收入預期仍未出現明顯提升。

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爲5.5%,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16-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爲16.7%,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依然處於較高水平;25-59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爲4.8%,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

疫情衝擊工業生產

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其中,12月同比增長1.3%,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防疫政策的突然轉彎導致去年年末各地疫情出現較大幅度反彈,對工業生產造成明顯衝擊。

大陸國家統計局此前公佈的數據顯示,12月中國大陸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爲47%,較上月下降1個百分點,創2020年3月以來新低。統計局調查發現,受疫情短期影響,製造業企業員工到崗率明顯不足。

李超分析稱,去年12月,疫情衝擊是影響工業生產走弱的核心變量,疫情對企業產需、人員到崗、物流配送帶來較大影響,導致工業生產有效工作時長大幅縮減。此外,地產不振、消費探底、出口放緩也對工業生產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徐天辰認爲,2023年工業仍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一是外需放緩,海外主要經濟體今年會出現兩個季度左右的經濟下行;二是更多國家從疫情中走出,其製造業生產和投資恢復也將擠佔一部分中國大陸的份額。

王青則較爲樂觀。他指出,2023年工業生產增速將回升到5.5%左右。其中,大陸國內消費反彈將取代外需,成爲推動工業生產的主要力量,若下半年樓市如期回暖,也將對工業生產形成一定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