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江青和尼克松合影,一旁的翻譯長相甜美,她是誰?

1972年2月,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小禮堂內,燈光柔和。美國總統尼克松來中國訪問,此時正與江青一同觀看《紅色娘子軍》,閃光燈記錄下了這一歷史性時刻。

在二人身後,一位年輕的女翻譯,以她甜美的笑容進入了鏡頭,她就是唐聞生。是什麼樣的經歷,使她能夠在如此重要的場合中擔任翻譯?

唐聞生從小在美國出生,父親是中國第一位聯合國副秘書長唐明照,母親是燕京大學的高材生張希先。

美國有良好的語言環境,唐聞生精通英語,還說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有着很好的語言基礎,她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如魚得水。

回到北京後,唐聞生繼續接受教育,認真學習,考入北京外國語學院。

在北外學習期間,唐聞生成績優異。因爲表現出色,周總理注意到了她,對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在外交翻譯領域趕上自己的翻譯冀朝鑄。

在這樣的激勵下,唐聞生更加努力。

不過,唐聞生的翻譯生涯並非一帆風順,1966年,她被臨時抽調去擔任毛主席的同聲傳譯。

當時,唐聞生還年輕,面對這個任務緊張不安,毛主席又是她的偶像,心中更是忐忑。

在毛主席準備接見亞非作家代表團時,唐聞生因爲緊張激動暈倒了,好在最終主席並沒有責備她,給了她更多的鍛鍊機會。

經過多年的努力,唐聞生的翻譯水平越來越高,心態也越來越好。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她再次擔任了重要的翻譯角色。

此時的唐聞生,已經從當年的“青澀小姑娘”,成長爲一個經驗豐富的外交翻譯。

其實,在擔任尼克松的翻譯時,唐聞生面對的挑戰並不小。尼克松有一個“壞毛病”,常常在演講時不按稿子來,喜歡即興發揮,之前的一些翻譯因爲害怕出錯,甚至迴避相關的任務。

年僅29歲的唐聞生卻沒有退縮,輕鬆應對了尼克松的即興發言,贏得了大家的讚賞。

多年後,一位見證了唐聞生當晚表現的外交官回憶道,這位美國總統一激動,就完全不按稿子來,唐聞生依然能保持準確率和速度。

在那天合影之前,還有一個小插曲。

當天晚些時候,江青邀請尼克松夫婦觀看了一場芭蕾舞劇,這個劇想必國人都非常熟悉,就是大名鼎鼎的《紅色娘子軍》。

只是,尼克松作爲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並不瞭解很多內容,對一些劇情感到困惑。

唐聞生需要在現場爲其解釋劇情,由於意識形態的敏感性,她在解釋時感到非常爲難,生怕會導致外交失誤。

就在唐聞生進退兩難時,江青注意到了她的不安,溫和地對她說,放心去做自己該做的,大家都相信她的水平。

簡簡單單一句話,唐聞生受到極大的鼓勵。重新找回了信心,順利完成了翻譯工作。

1972年的合影,已經成爲了歷史的經典。在這張照片背後,唐聞生作爲一位出色的翻譯,默默地爲中美關係的緩和搭建了橋樑。她的努力和貢獻,或許並不爲大衆所知,但卻不可忽視。

唐聞生在翻譯時展現出的從容與堅定,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在面對挑戰時,應該像她一樣,迎難而上,不斷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