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六大軍區”爲何要改爲“十二大軍區”?背後有何深意?

1950年2月,“六大軍區”體制正式成型,分別是:東北軍區、華北軍區、華東軍區、中南軍區、西北軍區、西南軍區。

但讓人奇怪的是,在短短地5年後,“六大軍區”卻改爲了“十二大軍區”,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這背後又有何深意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1950年成型的“六大軍區”與當時的“六大行政區”高度吻合。

而之所以這樣設置,主要原因是因爲當時戰爭尚未結束,採取軍區與行政區重合、黨政軍一體化的模式,有利於戰爭中的資源調配。

在當時的六大軍區裡,中央局書記、軍區司令員和軍政委員會主席,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黨政軍一把手、一肩挑的,一共有三位,即林彪、高崗和彭德懷。

當時,林彪是中南局第一書記、中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南軍區司令員;高崗是東北局第一書記、東北人民政府主席、東北軍區司令員;彭德懷是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西北軍區司令員。

除此之外,華東、西南等地區,也基本都是黨政軍一體。

當然,這種對軍事行動和建政需要的遷就模式,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其必有一個週期。

在國內解放戰爭結束後不久,彭德懷就奉命出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離開了西北地區;而劉伯承也主動要求去籌建陸軍大學,離開了西南地區。

林彪則將原第四野戰軍主力交給彭德懷帶去了朝鮮,自己則前往蘇聯治病。

聶榮臻在被任命爲代總參謀長後,進入中南海,協助軍委處理全軍軍事作戰事務,由此也無暇再顧及華北軍區的工作。

除了這些人以外,在1952年至1953年間,西南局書記鄧小平、西北局書記習仲勳、東北局書記高崗、中南局書記鄧子恢、華東局書記饒漱石,也相繼被調入中央任職。

在這樣的情況下,到1954年底,五大行政區則先後被撤銷,而與之相匹配的“六大軍區體制”,也於1955年撤銷,成爲了歷史。

同年2月,國務院頒佈決定,將原來的“六大軍區”改劃爲“十二大軍區”,即:瀋陽軍區、北京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武漢軍區、昆明軍區、成都軍區、蘭州軍區、新疆軍區、西藏軍區和內蒙古軍區。

時任總參謀長的粟裕,受命主持了此次軍區體制的改革。

在當時的軍委擴大會議上,粟裕一共提出了六種軍區劃分方案,充分體現了其宏遠的戰略思維。

其中第一種方案:在海陸邊防劃分六個軍區,即:東北、華北、山東、東南、華南、雲貴,爲準備戰區,屬於集團軍,但實際提升爲“方面軍”級;

在內地劃分八個軍區,即:川康、西藏、新疆、甘青、陝西、河南、湖北、內蒙古,爲戰略儲備區,屬於軍級,但實際提升爲“集團軍”級。

粟裕的這一方案在當時獲得了大多數人的認可,如果按此方案的話,那麼可一共劃分出十四個軍區,但在進行適當合併之後,最終形成了上述“十二大軍區”。

當然了,如此劃分軍區,跟當時中國決定加入冷戰蘇聯陣營,直面核武器威脅,也有很大的關係。

在軍區劃分之前,彭德懷曾率高級軍事代表團訪問蘇聯,期間親身參觀和體驗了原子彈爆炸的威力。

1955年1月,芬蘭大使向毛主席描述了美國氫彈的巨大威力,毛主席卻強硬迴應道:

儘管我們不懼怕“核威脅”,但從實際形勢上來說,我們還是得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才行。

在軍委擴大會議上,粟裕就明確解釋道:

如果敵人真的採用核武器對我們進行“閃電式”襲擊,那麼採取這樣的軍區劃分方案,無疑是有效的。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軍區改劃後,各大軍區的司令員和政治委員的年齡,幾乎全部集中在四十歲到五十歲之間,比如:瀋陽軍區司令員鄧華,時年45歲;北京軍區司令員楊成武,時年41歲;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時年49歲;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時年41歲……“少壯派”將領,被推上了第一線。

“十二大軍區”體制持續了30年之久,期間略有變動,比如在1956年,爲了加強對臺鬥爭,增設了福州軍區,由開國上將葉飛將軍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1967年5月,由於中蘇關係嚴重惡化,爲了應對當前的局勢,內蒙古軍區由大軍區降爲省軍區,劃入北京軍區,烏蘭夫、滕海清先後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到1969年,爲了便於對西南邊防的資源支持,西藏軍區劃入成都軍區建制。

四年後,即1973年,毛主席還親自主持了一場“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此後大軍區司令員則不再兼任省委書記,也不再兼任“革委會”主任,從而使地方得以再次軍、政分離。

1985年,中央做出“裁軍百萬”的重要決策,並於同年將“十一大軍區”調整爲如今的“七大軍區”,即:瀋陽軍區、北京軍區、蘭州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成都軍區。

關於此次調整,其原因有很多,比如戰略縱深淺、獨立作戰能力弱、機構重疊等。

綜上,便是我們對各大軍區變革的簡要概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