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年底,朱光亞牽頭組織起草了《給留美同學的一封公開信》

1949年年底,朱光亞牽頭組織起草了《給留美同學的一封公開信》:我們中國要出頭的,我們的民族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朱光亞於1924年12月25日出生於湖北武漢,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時任北美中國學生會中西部地區分會主席。

1945年秋天,美國軍方透露出美國可以接受中國人學習製造原子彈的意思。蔣介石下令由軍政部長陳誠和俞大維一起負責,秘密籌劃這一重大的國防科學技術計劃。陳誠和俞大維約見了吳大猷、華羅庚、曾昭掄,由他們分別在物理、數學、化學三門學科各選兩名青年學者作爲助手,前往美國考察學習。數月之後,物理方面,吳大猷選了助教朱光亞和大二學生李政道:數學方面,華羅庚選了孫本旺(到美國之後又選了徐賢修);化學方面,曾昭掄選了唐敖慶和王瑞駪。五人中,李政道最年少,才19歲,朱光亞次之,21歲。兩個人都聰慧超常,且年紀相若,常在一起切磋,交誼至深。

1946年9月,在華羅庚帶領下幾個人踏上了美利堅合衆國的土地,與先行而來的曾昭掄會合。由於美國對這一高新技術領域的技術封鎖,所以,曾昭掄跟他們一見面,就連連搖頭:“嗨,在美國學習原子彈技術是沒門了,你們就各奔前程吧。”

曾昭掄將他這些日子和美國人交涉聯絡的情況大致講了一下,幾個人一聽也覺得十分無奈。大家都看到,美國根本不可能幫助中國搞什麼原子彈。此外,由於國民黨政府忙於打內戰,腐敗成風,政治局面和經濟形勢混亂不堪,籌建國防科研機構的原定目標早就註定了是水月鏡花。

朱光亞選擇留在老師吳大猷教授的母校密歇根大學,一邊作爲吳大猷先生的助手做理論物理課題,一邊在研究生院攻讀博士學位,進行實驗覈物理的學習和研究。

在密歇根大學,朱光亞學習勤奮刻苦,各科成績全是A,連續4年獲得獎學金。1947年開始,在世界著名物理期刊《物理評論》上連續發表論文,在覈物理這個新興學科前沿留下了他的足跡,使他在中國留學生中名氣很大。

當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來,旅美留學生們爲之歡欣鼓舞,集會慶祝。這時候,是回國參加祖國建設,還是滯留美國,或者是去臺灣,成了每一箇中國留學生日思夜想的重要問題,也是當時留學生之間交流的中心話題。朱光亞和許多進步師生一樣,積極鼓動大家回國效勞。

1949年11月、12月間,朱光亞與曹錫華等人,在密歇根大學所在的安城,多次以留美科協的名義組織召開中國留學生座談會。分別以“新中國與科學工作者”、“趕快組織起來回國去”等爲主題,介紹國內情況,討論科學工作者在建設新中國中的作用,動員大家

“祖國迫切地需要我們!希望大家放棄個人利害,相互鼓勵,相互督促,趕快組織起來回國去。”他們還用《打倒列強》歌曲的曲調,自編了《趕快回國歌》,每次聚會都要齊唱“不要遲疑,不要猶豫,回國去,回國去。祖國建設需要你,組織起來回國去,快回去,快回去。”而朱光亞自己則早就決定回國,已經做好了回國前的各項準備。

從1949年年底開始,作爲北美基督教中國學生會中西部地區分會主席的朱光亞牽頭組織起草了《給留美同學的一封公開信》,並送給美國各地區中國留學生傳閱、討論、聯合署名,到第二年2月下旬,有52名已經決定近期回國的留學人員簽了自己的名字。其中既有從事自然科學的,也有從事社會科學的(如1949年年底回國,後來在外交部工作的陳秀霞同志),並且分佈在美國各地,如著名科學家侯祥麟先生當時就是在美國東海岸波士頓的麻省理工學院。

這封公開信於1950年2月27日寄往紐約的留美學生通訊社,刊登在3月18日出版的《留美學生通訊》第三卷第八期上,在當時海外中國留學生和學者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1950年2月底,《給留美同學的一封公開信》寄往留美學生通訊社後,朱光亞拒絕了美國經濟合作總署(ECA)提供的救濟金,踏上了歸國路程。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羅布泊上空火球閃過,沉雷怒吼,一朵巨大的蘑菇雲在大漠上空升騰。在這樣的時刻,朱光亞等人從試驗現場撤離時,因爲情急之中司機駕車走錯了路,因而沒按時趕到設在山包之上的觀測區。當朱光亞在途中轉過身,一眼看到正在向上升騰的蘑菇雲時,一向剛強內斂的這位原子彈試驗的主要組織領導者,一時百感交集,不禁潸然淚下。從18年前漂洋過海去異國尋夢,到今天自己親手參與造出了原子彈,這樣一個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怎不令人唏噓感慨!

1999年9月18日,國家授予朱光亞“兩彈一星功勳獎章”。2011年2月26日,朱光亞於北京逝世,享年8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