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萬人搶着看獸首:珠海人對公共文化的期盼很真實、很強烈

“南都快評”是一檔由南方都市報珠海新聞部開設的評論欄目。

4月7日凌晨,在珠海博物館舉辦的圓明園獸首特展中的牛、虎、猴、豬四件文物原件啓程返回北京;根據主辦方提供的數據,特展接待遊客17萬人次,創下建館以來的紀錄。

筆者是3月1日得知獸首將來珠海,預估到了會有很多人關注,但沒想到竟然多到了“一位難求”的地步,博物館日均遊客超過了5600人次,儘管主辦方加開了夜場,仍有許多人沒能一睹國寶真容。細細想來,這場特展可謂是掀起了珠海的博物館“熱潮”,甚至熱得發燙,也留下了許多值得我們探討的地方。

首先,珠海人對公共文化產品的需求之大,在這次體現得很明顯、很強烈。近幾年,珠海在藝術類演出、文化類展覽上,明顯增加了許多,尤其是每年的藝術節,可謂是名劇名家薈萃,以及沙灘音樂節、草莓音樂節等等。

但是從市民的角度來看,似乎數量上仍然不夠,尤其還有一些演出一票難求,這次的獸首特展,就有市民直呼“難預約”“約不到”,對於習慣了直接來博物館看展的市民,還是第一次感受到這種排位、等待的焦急。

此外,珠海已經成爲周邊城市的文化服務高地。這次來看特展的遊客中,除了本地市民,不少是來自港澳臺、周邊地市的,還有旅行社設置了旅遊產品,一些時段大巴車擠在博物館周圍,交通壓力也大了不少。

過去內地居民經常去港澳看展,而這次港澳居民的“反向”出遊,也證明了珠海公共文化服務出現了質量上的提升。

面對這股博物館“熱潮”,有關部門、社會各界,應該共同來思考一下,這是不是一次提高珠海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契機,一次夯實珠海博物館建設的契機,一次塑造珠海文化服務品牌、擦亮城市名片的契機。

如今,每座城市都有一些自己的困擾,不可否認,即便如深圳一般供給如此之多,仍有青年人在社交軟件上發問“深圳有玩的地方麼?”而珠海青年人每逢週末往周邊城市跑也是一種現實情況。

如何讓人才願意來珠海,從物質、精神和環境上享受這座城市?打造一座文化之城是有意義、有必要的。

結合市民提出的建議,結合筆者的親身感受,談幾點想法,僅供社會各界一起探討、交流。

其一,還是要繼續加大公共文化供給,多引進、培育各式優質演出、展覽。從去年首度引入草莓音樂節,到繼續舉辦第三屆珠海藝術節,以及延續到第十八屆的沙灘音樂節,珠海如今在引進、培育上是“兩手抓”,也應該“兩手硬”,既要積極接洽國內優質演出,也要鼓勵本土品牌再發展。

其二,加強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規劃館等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建設。過去,珠海的公共文化平臺更多專注於自身領域建設、服務本地市民,如今,隨着珠海在灣區中文化服務能力的提高,是否也可以適當延伸各個平臺的功能,按照灣區西岸公共文化服務高地的目標去重新定位。

不可否認的是,除了“兩館”(博物館、規劃館)作爲新場館,在設計上更新潮、功能上更完善,而圖書館作爲建成二十年的老館,書籍不足、設施老化,已經亟須更新、煥發新的生機。

其三,積極培育本土公共文化服務主體,形成“政府+企業”的多輪驅動。如今,各地政府都提出了“過緊日子”的要求,預算出現縮減,而常見的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多是事業單位,受此影響,舉辦的活動的質量、頻次也會出現下滑和減少。

文化產業有自身的生命力,但受城市能級量級影響,珠海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企業發展相對遲緩,在一線城市常見的Live House、脫口秀等廣受歡迎的文化活動,在珠海並不常見,除了政府這一側以外,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企業側,也應該逐步壯大起來。

如果說這次“特展”給珠海留下什麼,除了知識、歷史與敬畏、尊重,也讓我們意識到市民對公共文化產品的期盼如此強烈。過去,我們常會說市民對公共文化有需求,可是需求是什麼、有多少,往往沒有一個量化的概念,而這次這種需求很真實,也應該得到更積極的回答、響應。

南方都市報·珠海新聞部

“南都快評”欄目 出品

本期評論員:王靖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