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0億!近代第一城南通,要造六大產業千億集羣

《科創板日報》8月11日訊(記者 陳美)新質生產力之下,近日,南通印發《加快建設製造強市行動計劃》(簡稱,《行動計劃》)。

上述《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南通市制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40%,戰略性新興產業佔規上工業比重達40%,六大產業集羣產值力爭超13000億元;到2030年,建成一批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羣,基本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形成高端智能綠色的先進製造體系、產學研用協同的技術創新體系、安全暢通協調的產業生態體系、開放包容共治的政策環境體系。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原副院長、南通大學長三角現代化研究院院長何建華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爲,產業興則城市興,產業強則城市強。“被譽爲‘中國近代第一城’的南通,大力推動產業集羣培育,重點打造六大千億級重點產業集羣,體現了這座城市工業化基因不斷被激活,轉化爲發展新動能的產業立市、製造強市發展之路。”

何建華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世界先進製造業呈現出集羣化跨越式發展模式,產業創新方向集中在智能、低碳、健康前沿方向。

“緊跟這一趨勢,要通過自主創新,直接把握世界先進製造業羣的高端價值鏈,發展附加價值高的收益環節,形成核心競爭力,。” 何建華談到。

發力六大產業集羣,高端裝備、船舶海工領銜

具體來看,《行動計劃》提出,要實施“集羣培育、招強引優、企業培強、平臺優化、創新驅動、強基躍升、數智賦能、綠色安全”等八大行動;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在集羣培育行動方面,南通要聚力打造南通船舶海工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博覽會“兩大品牌”,做大做強海洋產業“藍色引擎”,打造江蘇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作爲江蘇省唯一且同時擁有沿江沿海深水岸線的城市,‌海洋產業作爲“藍色引擎”,船舶海工、高端紡織、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構成了南通六大千億元級產業集羣。

在上述產業集羣之下,高端裝備、船舶海工兩大產業呈現出盈利能力強;高端紡織、船舶海工和新材料三大產業產值增速高的特徵。

以優勢產業“船舶海工”行業爲例,《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 ,其既是傳統產業船舶,又通過轉型升級發展爲高端裝備。近10年來,南通船舶業已從修船、低附加值運輸船逐步轉型,先後招引落戶了中遠系、招商系、振華系、中集系等8家船舶央企。

其中,中遠海運集團在南通市的船舶海工產業發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一位投資人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作爲中遠集團與日本川崎重工的合資企業,南通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公司在船舶智能製造方面,領跑全國。“特別在數字化造船、綠色造船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如實現了100%船體數字化建模,推動智能製造領域的先行先試。”

近日,江蘇遠洋也與南通中遠海運川崎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暨2艘8.2萬噸智能型散貨船合同。簽署後,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主營業務優勢,在節能環保、綠色能源、智能型船舶等多項領域合作。

在產業母基金方面,《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南通設立了規模50億元的南通產業鏈發展基金,旨在支持上述重點產業集羣和戰略新興產業,而該基金由南通市財政局和南通產業控股集團共同發起設立。

今年南通組建的40億元產業專項母基金,也成功進入江蘇省省級母基金首批合作基金,該基金重點聚焦產業鏈薄弱缺失環節和關鍵核心技術短板,推動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打造更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羣……

產業轉型升級,智能製造、綠色化成關鍵詞

在高端裝備、船舶海工領銜六大產業集羣中,《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智能製造、綠色化發展是南通《行動計劃》的關鍵詞。

何建華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引領其他相關產業轉型升級的創新模式,被稱爲“三高”模式,其內涵是產業高新、產業高端和產業高效,船舶海工就是“三高”模式之一。

“從南通提出的基本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來看,形成高端智能綠色的先進製造體系,具有較強的前瞻性。在實現路徑上,要貫通產業新技術、新要素、新主體,並聯合推動。”

據何建華觀察研究,近年來,南通先後交付“天鯤號”、2.4萬標箱超大型集裝箱船等40多個“世界第一”“全國首創”,船舶、海工產業規模分別佔全國1/10、1/4。

以船舶海工爲代表,南通六大重點產業集羣產值規模突破1萬億元,列2023年全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50強城市第12位,規上工業總產值到了衝刺2萬億元的關鍵階段。其中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龍頭企業的帶動,不斷推升製造業能級。

另據南通市人民政府官網顯示, 2024年1-5月,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實現產值787.8億元,同比增長4.5%,手持訂單202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4.2%。

何建華認爲,南通聚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產業的智能製造、綠色化發展,這是順應產業轉型升級趨勢的明智之舉。

“隨着5G 和6G通信、空間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突破,必定帶動傳統產業變革並有望形成未來產業。這就應當注重智能製造與傳統產業融合創新,在傳統產業基礎上孵化新興方向,並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培育未來產業。”

借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培育領航型“鏈主”企業

除了集羣培育,還有招強引優行動。

《行動計劃》提出,要強化通州灣中國石油南通新材料基地、海門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一期二步等重大項目推進;積極招引世界五百強企業、中國五百強企業、央企國企、上市公司,圍繞“616”產業體系開展產業鏈招商。

此外,加快培育領航型“鏈主”企業,發展專精特新。到2025年,力爭形成年銷售收入千億級企業2家,百億級企業20家;新培育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300家以上,製造業單項冠軍10家以上。

在通州灣中國石油南通新材料基地上,《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中國石油藍海新材料正在南通市通州灣沿海綠色化工拓展區(主體港)內,建設高端聚烯烴新材料項目。

該項目是響應中國石油“雙碳三新”發展戰略,推動煉化業務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舉措。南通市人民政府官網顯示,該項目總投資約爲1162601萬元人民幣,主要包括20萬噸/年的FDPE(全密度聚乙烯)裝置、5萬噸/年的乙丙橡膠裝置、10萬噸/年的POE(聚烯烴彈性體)裝置等。

據通州灣新區官網顯示,上述項目已被確定爲通州灣石化雙循環基地建設的“頭號工程”,對南通市乃至中國石油的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項目的落地旨在提升資源價值,實現中國石油的結構轉型和上下游一體化聯動發展。

何建華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對於一座工業化城市來說,如果製造業停留在產業鏈的組裝配套環節,附加值與競爭力就無疑就會偏低。南通追求產業高新、產業高端和產業高效的“三高”模式,就要加大領航型“鏈主”企業的打造力度,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聚焦發力培育拳頭產品。

何建華表示,樂見的是,江蘇省委明確已提出建設長江口產業創新協同區,南通正在不斷放大自身交通區位、江海岸線、承載空間等優勢,積極對接上海、蘇州的先進製造、科技創新、高端人才等優勢,主動承接區域重大生產力佈局,共建一批標誌性、示範性重大項目,讓長三角一體化成爲南通發展的重要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