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美元驟貶 為何國人外幣存款仍力守14兆元?
據金管會統計,2023年11月底全體國銀外幣存款餘額14兆373億元,月減0.87%、遠低於同期美元兌臺幣驟貶逾3%,顯示剔除匯率變動因素後,兌回原幣的外幣存款水位仍續漲,金管會認爲有兩大原因,一、美元利率仍高,二、市場對美國降息前景不明,讓存戶續抱外幣定存。
以臺銀11月底美元結算匯率31.3元換算,11月底國銀外幣存款餘額4,485億美元,較10月增加119億美元,已連兩個月增加逾200億美元。
一家行庫主管坦言,11月美元驟貶,當弱勢美元換成強勢臺幣,國銀外幣存款
餘額自然會「縮水」,但11月臺幣計價的外幣存款卻未與美元同等貶幅下滑,仍力守14兆元大關,是因市場對美國降息腳步猶疑、讓存戶也陷入觀望。
該主管說,美國降息時點從最樂觀的2024年的3月,一路退守到第三季,渾沌不明,加上近期地緣政治風險升溫,2024年美元又現反彈,料短期若美元雙率仍強,外幣存款恐愈弱不易。
金融圈認爲,外幣存款以美元爲大宗,美元利率仍處近年高點,臺美利差仍大,具有美元實質需求者,可望續抱,料在美國降息前,國銀外幣存款仍將持穩。
金管會公佈最新國銀外幣存款數據。截至2023年11月底統計,全體國銀外存餘額14兆373億元是史上第三高,月減1,239億元或0.87%,月減額是近八個月來最大,主因是臺幣升值所致,較去年同期則「黑翻紅」、年增1.13%。
金管會官員說,影響外幣存款變動因素很多,非僅匯率變動因素,其他如企業收付貨款、外匯避險及資金調度所需,都會影響外幣存款變動。
官員說,短期內因美元利率相較其他貨幣利率仍高,加上市場對美國降息看法不確定,兩大因素均使存戶續存美元定存。
若拉長近一年來看,國銀外幣存款餘額在2022年10月底攀升到14.2兆元的史上新高,當時是因美元雙率雙升,存戶涌進賺利差,企業採「借臺幣存美元」以鎖住資金成本,各銀行也積極吸收外存做海外放款,三利多強力推升所致。
2022年10月至今,美元利率仍居高不下,企業也動用存款還債,加上2023年股市轉熱、美元升幅縮小,均使存戶將部分存款轉入投資,加上外幣存款基期已高,使2023年11月底外幣存款年增1.13%動能較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