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學測國文/全中教評中間偏易、級分估跟去年相仿 部定選文僅2篇未入題
113學年學測今天舉行第2天考試,考科爲英文、國綜、國寫。報系資料照/記者胡經周攝影
113年大學學測進入第2天,今日下午首先登場的考科爲國文綜合能力測驗。全中教試題評論教師團隊認爲,考題整體而言中間偏易,級分應與去年相仿,閱讀材料範圍廣闊,翻譯文學、科普文章、電影迷因、女書歷史都入題。臺北市高中國文科教師羣指出,部定選文15篇僅有2篇未入題,多在選項中的字義、讀音出現。
針對今日學測國綜考科,臺北市高中國文科教師羣指出,部定選文15篇除了〈師說〉、〈大同與小康〉之外,其餘13篇均有入題,形式多爲單題中的選項並以字義、讀音爲主。混合題以A類選文設計,包含琦君〈髻〉、李煜〈浪淘沙〉與辛棄疾〈破陣子〉。另外,今年多選題以臺灣爲主題選取文本命題,有28題《臺灣的海洋歷史文化》、第30到31題取材自《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叢談》、《臺灣紀事‧鄭事紀略》,談鄭成功的傳說事蹟。
全中教試題評論教師團隊認爲本次出題閱讀材料範圍寬廣,例如第6到8題以湖南江永地區發現的菱形文字女書爲題材,探討如何運用特殊字體傳遞情感,以哭嫁爲主題引導學生思考女性在父系社會中的狀態,題材新穎。第13到15題以周處除三害爲題材,融合2023年10月臺灣迷因電影大片,讓古今周處的形象產生對照,也讓考生能夠思考古典傳說的現代意義。第21題和22題則對讀古今司法判決。28題涉及古今製造火藥的方法與規範。
全中教試題評論教師團隊指出,113學測國綜混合題型的命題,用一個題組呈現「回憶」與「記憶」的關聯,並以逐步呈現「引文」及「命題」的方式分階段出題,讓考生能聚焦作答。值得一提的是,整組命題隱約可見112年國寫第2題「花草樹木的氣味記憶」的影子。
臺北市高中國文科教師羣建議,未來教學現場老師需以課內篇章爲出發點,再延伸至課外素材,透過閱讀策略融入教學活動,且要提供考生跨領域的文本,訓練跨領域閱讀能力。除此之外,應注重統整與歸納,因爲記憶與背誦無法應對目前的考題,閱讀能力仍是重中之重,可以減少國學常識與記憶性知識的相關教學。